当前养鸡业逐渐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在牧工商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的格局方面初具规模,聪明的养鸡者无须过多的了解每一种允病的症状,病变和治疗方法,而致力于良好的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1、 平时的预防措施
用行政措施保证技术措施的执行,用经济杠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养殖场的选择和合理布局
从防疫角度出发,合理选场和布局,养禽户尽量远离居民点,远离其它养禽场,屠宰场和交通要道,地势较高而有充足的水源,生产区,生活区,行政管理区应分开,兽医室,非剖检室,密封的尸池,粪便与生产地区有一定的距离。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全群同期进场,全群同期出场,全场消毒,空闲棚舍。
配合全价饲料,不要用霉烂,酸败或结块的饲料,自己配合全价饲料或使用信得过的饲料。
适时断嘴,断喙的时间第一次在6到10日,上喙约剪去二分之一,下喙剪去约三分之一,以防止吸癖现象的发生。
注意育雏期的温度,光照,密度,通风和湿度,保温,以鸡为例,1到2天要求33到35度,3到7天,温度要求30到32度,以后每周下降2度,6周后温度为18到21度,同时注意湿度,保持清新的空气和适宜的光照。
实行生产专业化
应避免一个场饲养多种禽类和各种家畜,以防止疾病互相传播。
预防性投药
预防应激,可以在饮水或饮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5%的葡萄糖,0.02%的维生素C,
预防中毒,注意饲料的保管,注意各种化学药品,农药的管理。
定期预防疾病3到15天,用氟哌酸,环丙沙星,强力霉素预防性投药,防止白痢杆菌病,15天后,可以用青霉素,球必清等预防球虫病,雏鸡出壳3天内,接种疫苗时,右以投入适量的抗菌素,多种维生素驻及电解质,有利于预防疫病的暴发。
各种防疫制度的建立和管理
做好车辆。人员的入通道的消毒管理,设立消毒池,出入的车辆进行消毒,生产人员进出必须更换衣服和鞋帽,而且出入必须经过消毒池。
控制参观访问,防止疾病的传播。
制订适合本场使用的主水平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各个场的实际情况而订出全适的防疫程序,自繁自养场,如果从没有发生过传染性喉气管炎,那么可以不预防接种本疫苗。
定期疫病监测制度,如果检出种允有白痢杆菌,支原体的带菌鸡应淘汰,定期监测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如果HI滴度下降到1:8以下时就要进行补强免疫,否则容易发病。
在各种病的好发季节前,要进行预防给药。
发生疫病时的紧急措施
进行隔离,消毒,必要时进行封锁。
及时论断,合理用药。
病死禽妥善处理
病死禽要深埋或作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原的传播。
紧急接种
当发生免疫失败时,如发生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时,可以紧急接种,而发生马立克时不能作免疫接种。
药物治疗
当发生疫病时,应根据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之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给予合理的药物剂量和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