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血孢子虫类的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寄生于鸡体内的主要是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是由库蠓和蚋传播的,多发生于高温多雨乖节,雏鸡易感性最高.
1.症状。病鸡最明显的特征是贫血,鸡冠苍白,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排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生长发育受阻,羽毛松乱行走困难,呼吸困难,个别鸡口流暗红色血水等.鸡发病有品种的差异,白色鸡种比红色或褐色鸡种发病率高.
2.病理变化.剖检病鸡发现血液稀薄,全身肌肉苍白.肝脾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肝上有粟粒大的白色结节心包充血,消化道充血,腹腔有血水.肾脏出血.砚肌与胸肌上有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有的病死鸡盲肠水肿,腹胜内有血凝块.
3.诊断.取病鸡血液做成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演染色,高倍镜检,发现有裂殖体及大小不等的团形配子体,还发现游离在血浆中的紫红色圆点状的裂殖子。
4治疗.增效磺胺嘧啶.每千克鸡体重用25毫克拌料喂服,首次量可以加倍,连用3-4天。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按50-100毫克/千克饲料配合维生素K3混合饮水,连用3-5天,间隔3天后,药量减半再连用5-10天即可.或25%的水溶性泰灭净,饮水3天.鸡舍内外每隔6-10天喷洒一次杀虫剂如菊酯类杀虫剂以2000倍液或40-60毫克/千克水,晚间带鸡喷洒。
本病在华南地区的高温时节极易发生,且随粉高温的延续可以反复发生,及时预防和消灭蚊虫是关键,所以要定期灭虫,定期预防.同时观察该病例的组织病理病变所见,虫体背囊残留区在组织修复后,仅留下一个典型的肉芽肿,不见虫体,所以在该病恢复期或没病后期,需要特别注意与类似症状疾病进行鉴别,如大肠杆菌病、禽霍乱、黑头病、结核病、鸡白痢及弧菌性肝炎等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