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宠物 » 正文

脂多糖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与传统疗法的比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15  来源:养殖顾问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87
  摘要: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病之一, 现今国内主要治疗方法仍以药物为主。以脂多糖治疗法与传统的药物治疗作一比较, 从而说明其在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奶牛; 子宫内膜炎; 脂多糖; 免疫促进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牛奶成为公认的营养食品, 奶牛养殖业也随之日益壮大。而集约化养殖奶牛造成了其机体免疫力下降。其中子宫内膜炎就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面, 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深入地研究和实践, 总结出了各种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激素、防腐剂消毒药及中药疗法, 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随着实践的检验, 各研究学者发现各种治疗方法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如抗生素疗法会发生药物残留,激素治疗易导致奶牛发生发情周期的紊乱, 而防腐剂消毒药本身对于奶牛的刺激也不可避免, 中药疗法是现今比较受欢迎且毒副作用小的一种较好的疗法, 但它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见效时间较长, 且用药量往往不好掌握。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 以激光治疗为主要方法, 而这种方法也有缺憾, 就是技术要求较高, 费用自然相对其他治疗方法也就要高一些。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一种较新的治疗方法, 即生物制剂疗法。所谓生物制剂疗法, 是应用一些生物提取物, 以刺激奶牛机体自身产生防御力量, 通过机体自身免疫防御系统达到清除病原体, 消除炎症, 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作用。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无副作用, 治疗效果快而明显, 并且用量较小, 成为一种前途宽广的治疗法。

  目前对于生物制剂疗法的研究, 在国外进行比较多, 而国内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现如今临床应用的生物制剂很多, 如微生物多糖、嗜中性白细胞提取物、高免血清、颗粒细胞等。其中细菌性脂多糖( LPS) 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的生物制剂, 它通过调节奶牛子宫自身免疫系统, 有效激活免疫细胞, 产生细胞因子等清除子宫内炎症,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细菌的结构成分包括脂多糖、脂肽和糖蛋白三类物质。其中, 细菌性脂多糖是目前已知的最具潜力的免疫促进剂。它是细菌的内毒素, 是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提取出来的,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调控动物胃肠道的免疫反应。传统上认为, 脂多糖可作为B 淋巴细胞有丝分裂原及巨噬细胞的激活剂,它能够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出T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目前又有研究表明, 脂多糖还可以促进T 辅助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分化, 该作用独立于白细胞介素- 1作用之外。据研究发现, LPS 不仅能作用于嗜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还能促进IgM的生成。因此, LPS 不仅可以选择性提高抑制性淋巴细胞的活性而增强其耐受力, 而且可以通过B 淋巴细胞反应的多细胞活性而增强T 辅助淋巴细胞的功能, 最终使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得以加强。

  临床实验表明, 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后, 进行子宫内灌注LPS 100/ 头, 在灌注后第三天机体内抗氧化酶发生显著性下降, 而氧自由基产物含量也发生显著性下降。说明奶牛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 并抑制炎症进一步发生。在用药后观察发现, 其中近80%的奶牛在用药后, 于一个月后出现发情, 能够进行正常妊娠。因此可以发现LPS 治疗只是激发自身免疫力, 在治疗期间奶牛所生产的牛奶不会有任何药物残留,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浪费。并且用药只有一次, 简单而方便, 在成本方面也是花费相对减少, 进一步体现了其应用的广阔前景。

  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 细菌性脂多糖同时又是强毒物质, 易使动物产生炎症反应, 最终导致发热, 使得动物采食量下降及生产性能受到损害。因此, 应用时要注意用量。

  通过以上叙述, 可以看到LPS 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几大优势: 无副作用, 治疗效果快而明显, 并且用量较小, 花费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LPS 疗法会成为被广大养殖户应用的治疗方法。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