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lnfectious Bronchitis,简称 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J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c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罗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1 病 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nfection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有囊膜,具有感染性的单股(十)病毒,病毒粒子形态为多形性,但大多数为球形,直径约为80~120nm,囊膜表面有呈松散、均匀排列的冠状纤突,状如皇冠,其纤突不如副粘病毒的棒状纤突排列紧密,有的毒株离心力超过100O00g时纤突会丢失,如Beaudette株的在37℃孵育即会丢失纤突。病毒能在发育的鸡胚中生长良好,也能在气管器官组织培养中增殖。病毒经56℃15min或45℃90min即被灭活,对乙醚敏感,50%氯仿室温下作用10min、0.1%去氧胆酸钠4℃作用18h能使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0.05%或0.1%的β-戊酮内酯(BPL)或0.1%福尔马林均可使其失活。
2 流行特点
本病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在春季初期气温寒冷多变季节发病,南方高温、高湿的气候本病也多发,在管理不良(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高密度、舍温过低)及营养不足的鸡群中多发。该病的潜伏期在18~36h,多则5d,传播速度快。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以雏鸡危害最为严重,主要感染在0~30日龄之间,主要表现在幼鸡感染后引起不同程度的死亡,往往蛋鸡在15日龄以前感染本病会造成终生的输卵管损伤,产蛋鸡成年后形成假母鸡、输卵管囊中,鸡终身不产蛋;IBV感染60~100日龄之间的青年鸡,主要引起呼吸道反应,死亡率不高;在产蛋期感染IBV往往引起产蛋率下降和蛋品质降低。传播的方式主要气源性,近几年IBV新血清型不断出现,主要是趋向肾型和呼吸道型,给预防工作带戳撕艽蟮睦选?/SPAN>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喷嚏,甩头,有呼吸道的罗音,鼻窦肿胀,流粘液性的鼻液,流泪。发病前无明显的症状,只有少量的呼吸道反应,之后症状消失,一周后呼吸道症状迅速波及全群,呈“一过性”。肉眼可见结膜炎,鼻窦和气管的粘液增多,气囊混浊程度不一,肾脏肿大,肾脏和输尿管上有尿酸盐沉积,产蛋率降低,畸形蛋增多,蛋清如水。15日龄感染IBV的,剖检可见输卵管萎缩,失去了产蛋的能力中国兽药114网。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血清型
根据冠状病毒对组织亲嗜性及损害的主要器官不同,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分为:
4.1 呼吸型和生殖型: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雏鸡呼吸系统,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罗音,死亡率为25%~50%。同时也危及育成鸡和产蛋鸡群,造成输卵管萎缩和囊肿,使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代表毒株:麻省毒株H52、H120.
4.2 肾脏病变型:1962年由Cumming成功分离病原并鉴定某些IBV主要引起肾脏病变,我国在90年肾型IB多发,主要症状为肾脏肿大,肾脏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也可见到内脏的其它器官也有尿酸盐的沉积,死亡率不高。代表毒株:澳大利亚T株,美国Holte和Gray以及一些M株。
4.3 肠道病变型:1986年EL-Houadfi报道在摩洛哥分离出一种IBV,该病毒除了侵害呼吸、生殖系统外,对肠道有一定的亲和力,使肠道损伤,造成肠道的出血,肠道粘膜脱落,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代表毒株:摩洛哥G株
4.4 腺胃型:1996年以来国内报道了一种主要引起腺胃病变的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IB),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腺胃肿大,外观似球状。病原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
4.5 其它变异型:1992年由Jones报道的英国1991年发生的引起鸡的深层肌肉损伤或败血的传支变异株,主要的病变为深部胸肌苍白、肿胀,也可见胸肌表面出血并有一层较冻样水肿;双侧性肌病侵害表层和深层胸肌。代表毒株:4/91或793B
5 综合防制措施
5.1 预 防
5.1.1 疫苗的选择与应用:市场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种类很多,但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型较多、交叉保护率弱,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毒株不断的出现,市场中主要销售的疫苗有:H120株、H52株、Ma5株、28/86株、M41、株等。
(1)H120、H52是我国引进的荷兰株,与我国流行的呼吸型和生殖型有一定的交叉保护,H120株疫苗相当安全,可以用于1日龄以上育雏鸡和产蛋鸡。H52毒力较强,不能用于雏鸡和产蛋鸡,可用于60~120日龄之间加强免疫,不能用于商品肉鸡,以免引起强烈的呼吸道反应。
(2)Ma5属于麻省型毒株,毒力相当于或低于H120株,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群。
(3)28/86属于麻省型毒株,毒力低,是具有代表性的肾脏病变性毒株,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群,对肾脏病变型IB有较强的保护率。
(4)M41属于麻省型毒株,毒力强、只能用于油苗的生产。4/91是一株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是用来预防种鸡发生深层肌肉病变,产蛋率下降,有呼吸道症状腹泻问题的。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疾病的报道。
5.1.2程序的免疫制定:
制订免疫程序时,应根据当地本病的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以便选择适当的免疫时间,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要考虑母源抗体对首免的影响。IB的防疫,被动免疫只能减轻症状,不能有效的阻止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呼吸道感染,且本病的损失主要在幼龄阶段,所以早期预防至关重要。多采用育雏期使用致弱的活疫苗免疫(商品蛋、种鸡:7日龄,21日龄),首免日龄取决于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及免疫方法,以及当地发病情况。开产前使用高效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再免疫一次(肉鸡仅育雏期免疫即可)。产蛋鸡群每隔6~8周用H120饮水或喷雾免疫,以防止由于产蛋期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造成的产蛋下降、蛋壳质量问题和输卵管囊中的问题。
建议免疫程序:
免疫日龄 |
疫苗选择 |
免疫方法 |
7 |
Clone30-H120(Clone、28/86、H120)新支油苗 |
点眼或喷雾、颈背部皮下注射 |
21 |
La Sota-H120(La Sota、28/86、H120) |
点眼或饮水 |
35 |
La Sota-H52(La Sota、28/86、H52) |
点眼或饮水 |
120 |
La Sota-H52(La Sota、28/86、H52)新支减油苗 |
点眼或饮水、颈背部皮下注射 |
140 |
La Sota-H120(La Sota、28/86、H120) |
点眼或饮水 |
210 |
La Sota-H120(La Sota、28/86、H120) |
点眼或饮水 |
270 |
La Sota-H120(La Sota、28/86、H120) |
点眼或饮水 |
5.1.3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1)由于IB是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故应着重预防,饲养鸡场要全进全出、严格检疫、隔离、消毒,防止病毒的侵入。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温度、湿度,合理通风,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减少应激因素。根据鸡的鸡的营养需求,提供优质全价的饲料,提高鸡群体质,增强鸡群抗病能力,控制好育雏温度,降低各种应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用优质的疫苗等一系列综合防制措施。
(2)注重消毒工作: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减少环境中野毒的数量,降低感染压力。做好带鸡消毒工作。
5.2 治 疗
由于IB是由病毒引起,发病后无特效药物治疗。治疗的原则如下:
⑴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鸡舍温度2~3℃,加强带鸡消毒,注意饲养密度;
⑵ 可选择提高机体免疫力复方生物制剂,如“泛意能”;
⑶ 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可以选择“普杆仙”等;
⑷对于肾型传支发病,首先补充丢失大量的钠和钾来降低对肾炎造成的损伤,同时降低饲料蛋白含量2%~3%个点,减少尿酸盐的成,可选择加入复方治疗肾肿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