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和控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21  来源:《养禽与禽病防治》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32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重要疾病。在近几年中,典型新城疫的毁灭性大流行已基本控制。但是,由于我国家禽数量增长过快,管理水平良莠并存,环境气候变化异常(过度干旱和风沙),不同种禽类混养,饲料、药品、禽产品等交易频繁,加之疫苗、药品生产和销售不规范等原因,使得各种禽病,尤其是新城疫变得愈来愈复杂化和非典型化。尽管国内对新城疫采取了密集的强化免疫预防措施,包括多次使用弱毒活疫苗和油乳剂灭活疫苗,甚至全用进口疫苗,但新城疫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非典型新城疫,仍是当前影响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在防制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健全生物安全体系是防制工作的重点
  加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通过消毒管理,消除内外界环境中的病原数量,消灭环境和中介环节中疫病的传染源。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对各种病原均有效,这是其他任何手段如疫苗、药物等所不能媲美的。实践证明,仅以疫苗免疫为主的控制策略而忽视卫生消毒防疫是危险和极其错误的。第一要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第二应尽量实行以场区为单位的全进全出的制度,至少应保证每一鸡舍实现全进全出,以彻底消除病原在鸡舍内传播;第三鸡舍在进鸡前必须彻底清扫、冲刷、消毒,并有适当的空闲期,使鸡舍得以净化,进鸡前几天再消毒一次;第四供给清洁卫生的饮水和全价饲料,防止病原对料水的污染;第五要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及适宜的温湿度。
  2 设计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提高免疫应答的整齐度,避免免疫空白期和免疫麻痹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做好抗体监测,血清学检测意义重大。
  2.1 通过检测鸡群抗体水平,可确定最佳免疫时机,帮助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尤其是通过对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的检测,可确定初免日龄。
  2.2 通过免疫前后检查,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一般活苗在免疫后2周,灭活苗免疫后3~4周,HI抗体应提高至少2个滴度。
  2.3 通过定期检测鸡群的HI抗体,可以判定和预见疾病的发生、发展等。种鸡场可定期采血,进行监测,并将血清保存。当遇到不明原因的疫病时,可在发病后检测不同时期鸡的血清,看其中几种疾病的血清抗体水平是否有明显变化,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也可通过HI抗体水平的高低,判定鸡群是否有野毒感染,是否需要进行免疫。
  2.4 常规检测指标:商品肉鸡抗体平均水平应该在2E5~2E7左右、蛋鸡和种鸡应在2E8以上时,才能够获得很好地保护;同时必须注意抗体的离散度,离散度大则表明免疫效果差;若抗体突然上升得很高,达到2E13以上,表明可能有野毒感染。
  3 正确认识新城疫HI抗体与保护率的关系
  近年来雏鸡的临界免疫抗体水平已不再是1∶16,尤其是在该病多发地区,成鸡的抗体水平即使达到1∶1024仍可发生新城疫。HI抗体滴度是衡量鸡群抵抗力强弱的一个比较容易检测到的、有参考价值的指标,它只能测定循环抗体水平(1gG),但不能检测呼吸道的抗体水平(1gA),因而它不是一个绝对保险的指标。实践中也常常发现:只接种灭活疫苗而没有接种弱毒疫苗的鸡群,虽然可检测到比较高的HI抗体水平,但鸡群仍可发生以呼吸道罗音、呼吸困难、喉气管充血、出血、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ND。因此,生产中HI抗体只能作为参考,千万不能认为HI抗体水平高新城疫就不会发生。
  4 重视局部免疫的重要性
  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联合使用,摆正油乳剂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在控制新城疫中的地位。有些鸡场只重视油乳剂灭活疫苗而忽视弱毒活疫苗的作用,这一做法是不科学的。虽然油乳剂疫苗可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缺乏细胞免疫和局部的黏膜免疫,即使HI抗体再高,强病毒仍能感染且能在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局部繁殖,而弱毒活疫苗通过点眼和滴鼻的方式在局部刺激黏膜产生细胞免疫。因此,新城疫免疫应有弱毒疫苗作基础,油乳剂灭活疫苗配合,才能较好控制新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