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0日,本地某大型养犬场有7条60日龄左右的犬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消瘦,步态不稳,呵视黏膜黄染,体温在40.5℃以上。我们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附红细胞体病,对7条犬进行药物治疗,10d后已基本痊愈。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该犬场养犬100多条,其中仔犬30余条。2005年8月中旬该犬场45~120日龄的犬开始发病,已死亡l4条。病犬表现为精神沉郁,低头弓背,独居一隅,体温在40.5℃以上,食欲减退,饮水增多;有的已明显消瘦并出现黄疸现象。该犬场采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见成效。
2 实验室诊断
鲜血压滴标本检查:病犬颈静脉采血进行鲜血压滴标本检查,发现红细胞表面有附红细胞体附着,红细胞呈星兰状、卤轮状或不规则状等,细胞膜皱缩。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在95%以上,红细胞的感染强度为8~12不等。血浆巾也存在少量呈月牙形、球形、逗点状或短杆状等游离的附红细胞体。
血常规检查:病犬颈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沉加快,白细胞总数增高,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明显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贫血倾向。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为犬附红细胞体病。
3 治疗
对病犬,用贝尼尔进行治疗。贝尼尔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的溶液,深部肌肉注射,每犬l ml。,每日l次,连用5 d。病犬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运动量有所增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饮食量也增大。又连续观察治疗2 d,病犬尤异常症状,基本恢复健康。
4 体会
对病犬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每千克饲料中按0.5%的含量添加皿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剂,再给予充分饮水,通风,加强饲养管理,作好卫生消毒工作,减少一切不良应激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治愈效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犬附红细胞体病在本地区已呈现明显的蔓延趋势,犬对该病的感染率已达40%以上,被感染犬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多在20%~60%之间,有的高达80%以上,每个红细胞的感染强度存4~9不等。这应引起本地区养殖户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