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经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16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2
  目前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大肠杆菌病日趋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大量繁殖时则使家禽发病。但日常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加上大肠杆菌本身传播途径多、表现类型多、血清型多、易变异,从而造成重复感染的机会增多,与其它传染病合并感染的频率极高等。部分兽医工作者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以及药物使用不合理,造成很多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效果往往不明显或用药时好转,停药后又复发。
      促使家禽对大肠杆菌较敏感的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环境卫生的恶劣、应激,营养缺乏或过剩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家禽免疫防御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等,一些临床兽药工作者在诊断时,如果只看到大肠杆菌感染的表面现象,未判断出是否有原发病或继发感染,就轻易做出大肠杆菌病的诊治,致使大肠杆菌病久治不愈。笔者根据临床经验针对大肠杆菌发病的防治做一简单阐述。    
      1.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首先应净化环境,避免家禽受病毒和霉形体的感染,要完全彻底地避免病毒和霉形体的感染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定期对鸡群及环境用不同成分的消毒液交替消毒以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对减少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由于家禽的大肠杆菌病与很多致敏因素有关,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一般不同,并且同一个鸡场内往往有多个血清型同时存在。治疗本病重要的是准确地找出引起大肠杆菌病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消除,根据抗菌药物自身特性和病情轻重来选择给药途径,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不要滥用抗菌药物,最好能将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正确掌握用量和疗程,不要症状减轻就停药,导致复发后的治疗增加困难。病情恢复后,最好使用鱼肝油以促进肠道黏膜的恢复。 
      3.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完整的正常菌群是抵抗外来致病菌的天然屏障。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破坏体内正常的菌群,使致病菌有机可乘;微生态制剂则有迅速补充有益菌群,使致病菌成为劣势菌,降低大肠杆菌发病率的特点,微生态制剂可部分代替抗菌药物控制大肠杆菌,不产生病菌耐药性以及药物残留。
      4.定期添加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强烈大蒜气味,可促进消化,对动物具有较强的诱食作用,能增加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同时强烈的大蒜气味能刺激动物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肠道的蠕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具有强大的广谱抑菌和杀菌作用。
      5.提高鸡苗质量,严格消毒,加强鸡群的管理,保证营养全价,提供均衡的营养,作好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等是降低大肠杆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大肠杆菌病的诱因
      病毒感染  就发病具体情况而言,大肠杆菌病如果反复发生,就必须细心诊断,其根本原因很可能是病毒性感染而继发的大肠杆菌。尤其是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的感染,往往会破坏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系统的完整性,致使被感染的鸡不同程度的出现免疫抑制等,从而为大肠杆菌的入侵开辟了途径。如果不能找到原发病,单纯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不仅会造成耐药性的产生,而且会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霉形体感染  鸡霉形体感染也是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诱因之一,而且两者的出现非常密切,难以分辨,但如果要分清病因的先后主次,霉形体还是首要的,如果净化了霉形体,大肠杆菌的发病也就少了。
      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如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增生症等疾病以及饲喂霉变饲料均可降低鸡群抵抗力,从而导致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环境条件不良  饲养环境比较差,设备简陋,鸡舍简易、粪便随意堆放。冬天鸡舍内寒冷干燥、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夏天炎热潮湿,鸡舍内湿度大,鸡群易出现热应激,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肠杆菌很容易污染饲料和饮水,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当鸡群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就会乘虚侵入鸡体内,造成发病。
      营养不均衡  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是鸡只生长发育的必要因素,全价料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对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力有重要作用,这些营养物质的缺乏如维生素A、C、E、D等可导致呼吸道黏膜的的完整性受损,使局部免疫和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当鸡群受到应激因素的影响时往往会导致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应激频繁  免疫接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转群、换料、气侯变化,对鸡群来说都是较大的应激反应,均能降低鸡群的抵抗力而感染大肠杆菌病。特别是初产鸡群由于注射疫苗、换料及生理上的变化对鸡群来说是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往往导致初产鸡群大肠杆菌病比较易发生。
      鸡苗质量差  鸡苗质量差常引起雏鸡大肠杆菌病的多发。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