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雏鹅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04  来源:新农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95
  1.主要症状
  最急性多发于3~7日龄雏鹅,病程数小时至1天。急性多发于8~15日龄雏鹅,病程3~5天。病鹅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排淡黄绿色、灰白色或蛋清样稀粪,呼吸困难,鼻孔流出分泌物,嘴角及边缘色暗。死前不能站立,两腿抽搐。慢性多发于15日龄后的雏鹅,病鹅精神不振,间歇性腹泻,消瘦、衰弱而死。
  2.病变特征
  4日龄死亡雏鹅,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肿胀、发亮,蓄积大量黏液。7~12日龄死亡雏鹅,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出现少量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片状坏死物。14日龄后死亡雏鹅,小肠后段开始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块,直径约0.2厘米,长度可达10厘米。病程延长,栓块日益伸长可达30厘米,直径0.7厘米,致使小肠外观膨大,肠壁变薄,无栓块部小肠段严重出血,黏膜面呈红色。
  3.防治方法
  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在预防。关键措施是:不从疫区引进种鹅和雏鹅,在有该病发生、流行的地区,必须进行疫苗免疫和采用高免血清防治。平时一定要坚持做好清洁、消毒、隔离工作中国兽药114网。
  (1)免疫接种 
  种鹅免疫。开产前1个月采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进行两次免疫,免疫期6个月。雏鹅免疫。1日龄雏鹅,可采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
  (2)高免血清防治 
  1日龄雏鹅。可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发病雏鹅,可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每羽皮下注射1~1.5毫升,治愈率可达60%以上。在采用血清防治的同时,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加维生素E、维生素C进行辅助防治,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