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樱桃谷种鸭坏死性肠炎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1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04
  2007年5月10日,河北省河间一位养殖户饲养的5000只樱桃谷种鸭突然发病,病鸭衰弱,缺乏食欲,不能站立,拉稀粪,户主以为是大肠杆菌病,用恩诺沙星饮水,病情不见好转,并且出现死亡,每天4只~5只,产蛋量迅速下降。
  临床症状
  鸭群突然发病,患病后,产蛋量迅速下降。病鸭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目呆立,食欲减退,驱赶行动迟缓,嗉囊内有积液,倒提病鸭可从口腔流出黏性液体。排红色乃至黑褐色煤焦油样粪便,有的粪便混有血液和肠黏膜组织。
  病理变化
  病鸭呈严重脱水状态,打开腹腔可闻到尸腐臭味。主要病变集中在肠道,尤以空肠和回肠严重。小肠因充气而明显膨胀增粗,是正常的2倍~3倍,病变肠管浆膜呈深红色或淡黄色、灰色,有出血斑点,切开增粗肠段其内容物有血性或灰黄色液体,有的有血凝块或豆腐渣样物,部分黏膜脱落而使肠壁变薄,肾脏稍肿。有的病鸭输卵管中有干酪样物质堆积。
  实验室检查
  显微镜检查 刮取病变肠黏膜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大量单在或成双或呈短链状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细菌培养 取病变肠黏膜和肠内容物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经37℃厌氧培养24小时,形成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有光泽的大型菌落,有的菌落边缘呈锯齿状或放射状,菌落周围有双层溶血环,内层呈清晰透明完全溶血,外环呈淡绿色的不完全溶血。菌落涂片检查,染色,镜检,结果所见细菌与刮取病变肠黏膜病料涂片镜检结果相同。
  生化反应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
  药敏实验 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硫酸安普霉素高敏,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低敏,对庆大霉素不敏感。
  综合以上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由魏氏梭菌引起的种鸭坏死性肠炎。(未完待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