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及其混感的病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6-04  来源:兽药市场指南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4
  病例1: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例 王春雷(特约通讯员) 山东潍坊圣达药业有限公司

       发病情况    2007年2月4日,山东省昌邑县某养殖户饲养的3500只10日龄的肉仔鸡发病,开始每天死亡十几只。2月7日死亡100多只。
      临床症状   鸡群死亡数量突然增加,病鸡急剧下痢,拉白色水样稀便,粪中有尿酸盐,有扎堆现象,采食量略有下降,饮水增加,伸脖呼吸、咳嗽。
      剖检变化及诊断  最典型的变化是心脏、肝脏、肾脏、整个胸腔、腹腔有大量的尿酸盐沉积,“花斑肾”现象明显,支气管明显出血,并有干酪样渗出物,所有死鸡病变十分典型。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治疗   首先要降低饲料蛋白,减轻肾脏负担,在饲料中加入1/3~1/2的玉米面,待病情恢复后再调为正常。同时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D3粉(剂量为说明量的5倍),以维持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正常功能,调整钙、磷代谢,减少尿酸盐沉积,同时能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对发病鸡只用干扰素(1000羽)和健之素(黄芪多糖)皮下注射500只鸡,每天一次,连用5天。白天在饮水中加入呼喘净(硫氰酸红霉素)、黄芪多糖。晚上在水中加入肾肿解毒药和大量电解多维。
      同时用中药进行配合治疗,蜂窝草600克、黄葵600克、穿心莲500克、三丫苦500克除根用全草。切碎后加水20千克,煮沸后再煎汁20分钟,取其药汁(1000只鸡用量)备用。药汁用时再按1:4加水稀释,每天早晨给药一次,自由饮水,连用3天为一个疗程。
      2天后回访只有零星死亡,采食饮水恢复正常,5天后呼吸道症状消失。

病例2:蛋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混感 邢兰君 河北省邢台市兽医院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2007年1月9日河北省邱县香城固镇孙某饲养的1000只蛋鸡,常规饲养,防疫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进行了鸡马立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免疫,50日龄上笼育成,60日龄进行新城疫Ⅰ系、鸡痘免疫。到87日龄,突然出现病鸡,当日死亡5只,第二天死亡19只,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散,采食量减少,排白色水样稀便,群体饮水量增加,部分病鸡呼吸困难,张口伸颈,有的病鸡咳嗽、打喷嚏,呼吸时气管有啰音,大群症状主要以食欲减少、不食,渴欲增加,排白色尿酸盐稀粪,有呼吸道症状。立即采用阿莫西林饮水,饲料内混新诺明等治疗措施,无任何效果,仍继续发病死亡。遂于2007年1月15日,带病死鸡来邢台市兽医院进一步诊治,通过剖检、化验最后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新城疫混合感染。
      二、病理变化
      共剖检8只病死鸡,6只鸡腺胃乳头有明显的出血点。小肠黏膜轻度充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直肠黏膜出血。双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内充满白色尿酸盐。整个肾脏外表有许多花纹,呈槟榔样花斑,即所谓“花肾”。输尿管变粗,切开有白色尿酸盐结晶。泄殖腔内积白色石灰样物,法氏囊不肿大,但有轻微出血,粘液增多。有4只病鸡心包、肝表面有一层白色包膜。
      三、实验室诊断
      1.取肝、脾、心组织直接涂片,经革兰氏和瑞氏染色镜检,未见细菌。
      2.将肝、脾、心组织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无菌落生成。
      3.取病鸡法氏囊分别制成检测抗原与传染性法氏囊标准血清作琼扩试验,结果均呈阴性反应。
      4.取病死鸡的喉气管、肾、脑、脾混合磨碎,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5乳剂,加入青、链霉素,经4℃作用6小时,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上清液经无菌检验后,接种于10日龄鸡胚尿囊腔,0.3毫升/胚,48小时收取尿囊液,在鸡胚中传3代,第一代48小时发现死亡,第二代起接种胚出现矮化、侏儒等症。HA试验阳性,滴度5 log2,用新城疫抗血清作HI试验,能被其抑制,即新城疫HI呈阳性。琼扩试验结果,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标准抗体和鸡胚液两孔间出现模糊的沉淀线。
      5.用新城疫和法氏囊病毒尿囊原液滴鼻感染25日龄鸡,第六天感染鸡出现死亡,死鸡气管喉头黏膜出血,肠黏膜出血,病死鸡肾明显肿大,呈“槟榔”样,第10天全部剖杀攻毒组和对照组鸡,攻毒组均出现典型“槟榔肾”,对照组正常。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可诊为新城疫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
      四、防制
      1.首先加强饲养管理,对鸡群及养鸡环境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消毒。
      2.治疗可全群肌肉注射抗新城疫蛋黄抗体,每只肌注2毫升。禽喉感饮水(环丙沙星),连用3天。饲料内增加多种维生素的含量,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同时在饲料内加入清热解毒、消炎散结、平喘止咳、利尿消肿的中草药。方剂:板蓝根、车前草、黄芩、金银花、陈皮、甘草各等份,共研细末,混匀拌料,按0.3%添加,连续用药3天。采用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3天后,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5天后病鸡基本痊愈,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五、小结
      1.当鸡群发生新城疫时,注射抗新城疫蛋黄抗体,可以起到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卵黄抗体必须是合格的,并在发病早期使用,如果在晚期使用效果就不太理想,并且注射部位要准确。在应用蛋黄抗体治疗新城疫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并增加多种维生素,才有利于鸡群康复。
      2.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治疗经验应用禽喉感饮水,配合清热解毒、消炎散结、平喘止咳、利尿消肿的中草药拌料防制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效果非常理想,用药后症状迅速减轻,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病鸡很快康复。在治疗中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饮水,才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延伸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主要血清型

        根据冠状病毒对组织亲嗜性及损害的主要器官不同,传染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呼吸和生殖型  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侵害雏鸡呼吸系统,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啰音,死亡率为25%~50%。同时也危及育成鸡和产蛋鸡群,造成输卵管萎缩和囊肿,使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代表毒株:麻省毒株H52、H120。
      肾脏病变型  1962年由Cumming成功分离病原并鉴定某些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引起肾脏病变,我国1990年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主要症状为肾脏肿大,肾脏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也可见到内脏的其它器官有尿酸盐的沉积,死亡率不高。代表毒株:澳大利亚T株,美国Holte和Gray以及一些M株。
       肠道病变型  1986年EL-Houadfi报道在摩洛哥分离出一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除了侵害呼吸、生殖系统外,对肠道还有一定的亲和力,使肠道损伤,造成肠道出血、肠道黏膜脱落,降低饲料利用率。代表毒株:摩洛哥G株。
      腺胃型  1996年以来国内报道了一种主要引起腺胃病变的传染性支气管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腺胃肿大,外观似球状。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发生于秋冬季节,多继发于鸡痘,且蛋鸡发病率在临床上略高于肉仔鸡。由于本病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回归试验尚未复制出本病,学术界对本病病原学尚未定论,仍处于研究阶段。
      其它变异型   1992年由Jones报道的英国1991年发生的引起鸡深层肌肉损伤或败血的传支变异株,主要的病变为深部胸肌苍白、肿胀,也可见胸肌表面出血并有一层较冻样水肿,双侧性肌病侵害表层和深层胸肌。代表毒株:4/91或793B。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