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赖秋明教授全新角度诠释养虾养殖常见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31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97
核心提示:虽遭受去年自然灾害和开春多雨水的困扰,但不少养殖户认为今年虾价有望喜人,大家仍是抱着很大的信心和准备在调水做塘。广东省投苗整体比往年晚了将近一个月,条件好的虾塘也投放较早,到目前有的已经有8-10公分的规格,有望获得丰收。赖教授本次讲课以用新的角度来诠释养虾养殖常见问题,并为大家厘清了市场上关于对虾疾病的部分错误认知,重新梳理了对虾常见病害的应对方法。酸碱度:放苗pH过高,(超过8.6)怎么办??pH超标原因1.藻类的快速生长繁殖,其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低;2.放苗前池

虽遭受去年自然灾害和开春多雨水的困扰,但不少养殖户认为今年虾价有望喜人,大家仍是抱着很大的信心和准备在调水做塘。广东省投苗整体比往年晚了将近一个月,条件好的虾塘也投放较早,到目前有的已经有8-10公分的规格,有望获得丰收。赖教授本次讲课以用新的角度来诠释养虾养殖常见问题,并为大家厘清了市场上关于对虾疾病的部分错误认知,重新梳理了对虾常见病害的应对方法。

酸碱度:放苗pH过高,(超过8.6)怎么办?

?pH超标原因

1.藻类的快速生长繁殖,其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低;

2.放苗前池塘有机物和微生物较少,水中的二氧化碳补充不足;

3. 培藻时使用单一的无机肥料

?危害

引发虾苗过度应激,放苗后虾苗长时间滞留在池塘表水层或池边,身体发白,活力差,严重者可导致虾苗大量死亡。

?处理方法

放苗前,同时使用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料进行肥水;

放苗前的培藻尽量不使用光合细菌;

泼洒糖蜜或红糖水;

用茶粕发酵24小时后进行全池泼洒。

藻类:蓝藻过度生长怎么办?

?蓝藻暴发原因

1. 池水盐度较低;

2. 水中无机氮的含量较大;

3. 光照强,水温高;

4. 池水pH值较高。

?危害

蓝藻释放的毒素会导致对虾食欲减退,体质下降,严重者可导致瘦身虾或对虾的大量“耗底”。

?处理方法

1. 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池水盐度;

2. 日间将蓝藻聚集于池塘一角并将其抽走;

3. 多使用光合细菌;

4. 使用优质的乳酸菌和酵母菌,适度降低池水的pH值;

5. 通过增氧设施促进池水的混合对流。

水质指标:氨氮亚硝酸浓度过高?

?氨氮亚硝酸高的原因

1. 饵料的过量投喂;

2. 池水中有机物含量过多;

3.藻类生长不佳;

4.池水总菌数量偏低,菌群的种类组成过于单一。

?危害

氨氮的安全浓度为0.30mg/L以下,其毒性随温度和pH值的升高而增强;

亚硝酸盐的安全浓度为0.15mg/L以下,亚硝酸盐可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对虾的生理性缺氧。

?处理方法

1.尽量避免过量投喂,提高排污效率;

2.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

3.多种微生物制剂的搭配使用或交替使用,尽可能将池水总菌数量调控在10万-25万菌株/毫升;

4.适量换水,加强增氧,调控并维持适当的池水透明度;

5.多使用光合细菌、活性海洋酵母。

对虾体质:对虾软壳、脱壳不遂怎么办?

?原因

?1. 池水溶解氧浓度偏低;

?2. 亚硝酸盐浓度较高;

3. 池水的硬度偏低。

?处理方法

1. 适量换水排污,调节适宜的透明度,并加强增氧;

2. 施用光合细菌、活性海洋酵母,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降低水中亚硝酸盐的浓度;

3. 适当使用溶解性好的钙、镁产品,将池水的硬度调节到120 –150 mg/L。

5.多使用光合细菌、活性海洋酵母。

菌相:总菌低,弧菌高怎么办?

?原因

1. 池水溶解氧浓度偏低,总细菌数量偏低;

2. 使用的微生物制剂过于单一,导致池塘微生物的种类组成过于简单;

3. 水体消毒后没能及时补充芽孢菌。

?危害

容易引起对虾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空肠空胃,诱发急性肝胰脏坏死综合症(以往又称为EMS)。

?处理方法

1. 要定期检测池水中的总菌数量和弧菌数量;

2. 微生物制剂应多品种搭配使用或交替使用,尽可能将总菌与弧菌的比例提高到20:1以上;

3. 尽量将池水溶解氧浓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4.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水体消毒,消毒24小时后应及时施用芽孢菌制剂。

对虾偷死:出现耗底怎么办?

?原因

1. 池底中央有硫化氢的产生,其特征为:池底中央有大量有机物积聚;池塘中央有池水分层现象;底层水的溶解氧浓度低、pH值低;

2.对虾体质较弱;

3. 藻类老化、池水过浓,悬浮有机物多,池水总菌密度≥35万菌株/毫升;

4. 水中亚硝酸盐浓度偏高;

5.暴发性“耗底”多与副溶血弧菌的危害有密切关系;

?处理方法

1.适当换水 排污,维持池水的清爽及适中的透明度;

2.调整增氧机的方向或在池中央设置底部增氧,改善底部水质;

3.将池水的pH值调整到8.0—8.5。

如果是暴发性“耗底”,应检测肝胰脏的绿弧菌数量,在上述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同时进行水体消毒和拌药投喂。

白便:瘦身虾怎么办?

?原因

1. 感染虾肝肠孢虫;

2.藻毒素的危害;

3. 水质差,尤其是亚硝酸盐浓度较高;

4.池塘微生物菌群组成不理想,导致对虾消化器官里的菌群失衡,消化吸收功能紊乱。

?处理方法

1.调控藻相,尽量以绿藻、硅藻为优势种类,并维持池水的清爽及适中的透明度;

2.尽量将氨氮浓度调控在0.3mg/L以下,亚硝酸盐浓度在0.15mg/L以下;

3.多种微生物制搭配使用或交替使用,营造池塘微生物的多样性,总菌数量尽量调控在10万—25万菌株/毫升;

4. 用活性乳酸菌和海洋酵母拌料投喂,优化对虾肠道的菌群组成,强化其消化吸收功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