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应用新技术是增强中药制剂竞争力的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22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09

应用新技术是增强中药制剂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雪莉等研究人员提出,应用新工艺、新辅料、新设备加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开发,生产出安全、有效、可控、方便的中药制剂,彻底改变“大、黑、粗”的面貌,是增强中药制剂竞争力的关键。  

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于是形成了低价出口原料、高价进口制剂的局面。 

近年来,国内在中药制剂工艺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有:  

1、制粒技术。多数固体制剂都要经过制粒过程,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制粒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流化床制粒技术可以减少辅料用量,而且制粒机的密闭环境使生产过程不易被污染,保证成品质量。快速搅拌制粒技术制成的颗粒均匀、圆整,辅料用量少。

2、薄膜包衣技术。传统的中药颗粒剂、片剂、丸剂存在吸湿性强、易裂、霉变的缺点,应用薄膜包衣技术可以克服这些不足。薄膜包衣材料主要有胃溶和肠(小肠)溶型。新合成的PH敏感包衣材料也可在大肠和结肠定位给药。

3、β环糊精包合物。它已经广泛应用在中药领域中,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使液体药物粉末化,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和毒性。如用β环糊精包结银翘解毒颗粒,可以有效地保存挥发油有效成分,提高其稳定性。  

4、固体分散体。固体分散体指药物以微粒、微晶或分子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中的体系。应用水溶性或亲水性很强的物质做固体分散物载体,可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复方丹参滴丸、苏冰滴丸、香连滴丸等;而应用水不溶性载体或难溶性材料做载体,可以阻止药物释放,达到缓释或控释的目的,如以肠溶材料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载体制成的篙甲醚固体分散体缓释制剂。  

5、微型包囊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包埋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药物微囊化后,可提高稳定性,延长疗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