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当前蛋鸡疾病流行特点及应对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8  来源:东东商城  作者:东东养鸡联盟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目前蛋鸡业市场起伏不定,于是业内人士将眼光全部转向了市场,在PK着缩水又缩水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养殖的另一个天

目前蛋鸡业市场起伏不定,于是业内人士将眼光全部转向了市场,在PK着缩水又缩水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养殖的另一个天敌——疫情。

  

 0180620025_meitu_17

一、H5亚型禽流感

 

主要表现在产蛋高峰鸡群,发病后死亡率在5-30%,产蛋下降10-70%不等,发病后产蛋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剖解主要是卵黄性腹膜炎和输卵管出现炎性分泌物。据了解,发病鸡群多免疫不到位、少免或不免;也有部分是免疫后抗体保护值不够而造成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有效的免疫。

 

二、新城疫ND

 

散发、多发为特点,应关注强毒株的侵袭。对一些刚涉足养鸡行业的人来说,他们只做粘膜抗体或只做循环抗体,造成防控的漏洞而引起本病的发生。也有的是没有对免疫效果进行评判,造成免疫失败。治疗使用新流恨。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IB

 

发病时基本上没有任何表现,结果就是产蛋上不了高峰。后备鸡期间没有多大影响,但造成生殖系统的损伤,严重影响产蛋或绝产,让广大养殖户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并且近年来又有了新变化。

 
       1、发病日龄推后:以前本病是在育雏期间感染,所以大家都把免疫提到了1日龄。但近来发现,本病感染有日龄推后的现象,尽管前期防控都很严密但仍有IB的反生。

2、发病过程表现非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来了一定难度,过去发病都有一过性呼吸道症状,或者是持续性呼吸道症状。而现在基本上没有呼吸道症状的出现,从临床上很难看出鸡群有发病的表现。

 

3、发病后对鸡群产蛋的永久性损伤程度变小,同一地区发病频率增加,某一场或某一地区发病基本上不存在偶然性,会多批次频繁发病。

 

针对以上特点,目前要很好的防控本病需要转变一下观念:

 

1、在标准株免疫的基础上增加变异株的免疫。

 

2、关注60-120日龄之间的传支感染问题。

 

3、合理使用灭活苗,有效提高血液抗体,增加对生殖系统的保护。

 

4、通过抗体值评判鸡群的保护能力。

 

5、必要时采用地区性疫苗进行灭活苗的免疫。

 

 

 

四、传染性鼻炎IC

 

防控要从环境治理和免疫两方面入手,在坚持有效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净化场区病原,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区中的病原量(因为感染鸡群是终身排毒的);再就是给鸡群创造舒适安逸的生存环境,突然的寒冷应激、潮湿应激都是引发IC的主要诱因
 

五、支原体

 

其防控要关注上一代母源抗体,因为有母源抗体的影响,感染的时间会不同(母抗一般感染时间是20日龄前后),养殖户应该倍加防范,及时进行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

 

六、坏死性肠炎

 

这是发生在产蛋后期的一个常见疾病,发病后鸡群淘汰率增加,治疗可以使用东东工作室的肠毒清。见效快。目前的防控策略是:减少广谱抗菌素的使用量,增加微生态制剂在预防保健上的作用,改善养殖环境,降低鸡舍湿度,杜绝鸡只和粪便接触。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