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的抗病力相对较强,一些培育品种鸡易发生的疫病土鸡却很少发生。影响土鸡健康的主要有三种病毒病、三种细菌病和三种寄生虫病。下面总结这三类鸡病的特点,仅供参考。
一、三种病毒病的防治。
1、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病鸡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并有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停止等,敏感鸡群的死亡率高达90%~100%。
预防措施为:雏鸡7~10日龄时用新城疫IV系疫苗饮水或滴鼻进行首免,鸡群18日龄时进行二免,鸡群60日龄以后用新城疫I系疫苗进行肌肉注射,一旦免疫失败立即使用新流恨拌料,连用4天。
2、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临床症状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蓬松,最后极度衰竭而死。
预防措施为:于雏鸡14~21日龄时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若发生免疫失败,立即使用法倍灵饮水,4天一疗程。
3、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节,白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有黄白色病灶。
预防措施为:于雏鸡14~21日龄时刺种鸡痘疫苗。一旦感染,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需立即隔离。
二、三种细菌病的防治
1、鸡白痢,由沙门氏菌引起,病鸡表现为精神、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
防治措施为: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或者直接使用复方制剂磷杆清七代,效果好,耐药性低。
2、禽霍乱,最急性型病鸡突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黏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后死亡;慢性型病鸡表现为关节发炎、跛行、呼吸困难等。
防治措施为:雏鸡30日龄后肌肉注射禽霍乱灭活苗进行预防,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治疗病鸡均有效。
3、大肠杆菌病,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表现为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若局部感染则呈局部临床症状,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道症状等。
防治措施为:雏鸡2日龄开始使用开口药磷杆清四代,连用4天,后期感染大肠杆菌应该使用磷杆清七代。
三、寄生虫病的防治
寄生虫病包括蛔虫、绦虫跟球虫,但是发病率最高的当属球虫,0.5~3月龄的雏鸡最易感染球虫,表现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症状,驱除球虫的药物当属小青衣和大红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