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荣成某养殖户饲养的8 000只25日龄肉鸡出现排稀便、夜间聚堆、瘫软等症状,并出现零星死亡,前来求诊。经综合诊断,确定为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的混合感染。
一 病原及流行情况
坏死性肠炎的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引起鸡的散发性疾病,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常见于雏鸡,以突然发病、急性死亡为特征;球虫病也多见于高温、高湿季节。所以高温、高湿是本病的诱因。另外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和鸡舍通风不良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二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贫血,逐渐消瘦,严重的全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部分鸡阵发性兴奋不安,有软颈出现,排黄绿色和西红柿样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
三 剖检变化
病变主要在回肠和空肠部分,肠粘膜增厚,附有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白喉样假膜,易于剥离;有的肠道充满黑色恶臭液体或血液,肠壁菲薄,有大量的粟粒大的出血点;有的肠壁浆膜层有密集的小出血斑。
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五 防治措施
1 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
加强环境消毒,及时清理垫料及粪便,预防发生循环感染,保持良好的通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密度。
2 治疗措施
(1)根据药敏试验,全群投喂肠炎药肠毒清,连用4天
(2)全群投喂抗球虫药,妥曲珠利下午用,每天一次,连用4天。
(3)为减轻肠道出血,修复肠粘膜,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3、鱼肝油和电解多维,连用5天。
经过4天的综合治疗,鸡群停止死亡,采食量和粪便恢复正常,全群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