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大大减少,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有发生,很多国家如美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家都有报道,这已引起各国政府、科技界和兽医界的关注。
1.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于野禽中,通常患病野禽只会显现轻微症状,甚至根本观察不到任何发病症状。各种日龄的家禽都可发生,但临床主要多发现于蛋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黏膜,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也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最易感染。
蛋鸡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可能出现零星死亡,死亡率通常小于5%,主要是老年鸡。蛋鸭低致性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不高。饲养管理差的鸭场,本病的发病率较高;如果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死亡率有可能提高。
2.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初期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叫声减小,缩颈,嗜睡,采食量减少或急骤下降,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后期部分鸡只有神经症状,表现头颈向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瘫痪等。产蛋鸡感染后,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会出现软壳蛋、无壳蛋、退色蛋等。2天~3天产蛋开始下降,7天~14天产蛋可下降到5%~10%,严重的鸡可停止产蛋。持续1周~5周产蛋开始上升,但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一般经1个月~2个月逐渐恢复到90%~70%的水平。种鸡还表现种蛋受精率下降20%~40%,并导致10%左右的死胚,苗雏弱雏率增加,10%~20%的雏鸡在一周内出现死亡。
免疫过灭活苗的家禽如抗体形成不好、水平不高,其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能出现无明显的症状或非典型的症状,有时仅表现为产蛋率稍有下降。
3.低致病性禽流感病理变化
①呼吸系统:呼吸道尤其是鼻窦,典型特征是出现卡他性、纤维蛋白性、浆液纤维素性、黏脓性或纤维素性脓性的炎症。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偶尔出血。
②生殖系统病变:蛋鸡的卵巢炎症、卵泡出血、变性和坏死,输卵管水肿,浆液性、干酪样渗出,卵黄性腹膜炎。
③消化系统病变:腺胃、肌胃出血,肠道出血及溃疡。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危害
1.引起家禽的发病死亡
15日龄~40日龄肉鸡则表现因继发感染引起1%左右的死亡率,感染种鸡的苗雏则表现较高比例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一周内死亡率10%~20%治疗气囊炎首选“气囊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生产性能下降
肉禽发病表现为神经症状,运动失调或抽搐,耐过的禽只体弱多病、生长迟缓,肉的品质下降。蛋禽表现产蛋下降甚至停产,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从而造成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量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改善鸡蛋的品质可以使用卵康。
希望大家能够秉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加强管理,养好2015年最后一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