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气候变化异常,是疾病的高发期。做好此阶段肉鸡疾病的防治工作,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加强卫生消毒】
雏鸡入舍前,鸡舍及器具应使用“后悔”严格冲洗、消毒(鸡舍内应反复消毒三次以上)。
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三个要点:
1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水。
2喂鸡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的消毒。
3平时要坚持对鸡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鸡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
卖鸡后要及时清理鸡舍内外的鸡粪,对鸡舍内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使用“烟雾弹”进行熏蒸消毒。
【正确接种疫苗】
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每只鸡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小时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
冬春季育雏第一周一般控制在35℃~36℃,以后每周降低2℃~3℃,二是根据鸡的反应,这也是养殖户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温度过低时鸡只尖叫聚堆,温度过高时鸡只则分散并有喘息,温度合适鸡只分布均匀。
鸡舍中厌气菌分解粪便和含氮有机物产生氨气,鸡舍内氨气浓度在15×10-6时,人就感到不适,应在不降低正常室温的前提下通风,减少鸡舍内有害气体和灰尘的含量。
肉鸡的饲养要特别注意垫料的干燥、清洁。育雏期最好采用网上平养,这样鸡、粪分开,减少疾病;中大鸡阶段温度低于18℃应加厚垫料以增加温度。
密度过大会造成鸡的生长不平衡,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特别在春季,湿度大,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球虫、葡萄球菌等,并可使疾病流行加快。所以,肉鸡一般要控制在每平方米10只左右。
减少应激反应。
【定期的药物预防】
冬春季节流行的细菌性疾病及寄生虫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球虫病等,而这些疾病的发生大都与日龄和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用药预防程序。如:沙门氏杆菌病易发生于育雏鸡;家中应常备此类预防药,推荐东东工作室的呼爽和磷杆清六代。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易发生于冬春季;球虫病多发生于15~60日龄等。正确安排用药时间必须首先了解各日龄、各饲养阶段易感染发生的疾病,适时投药才能达到预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