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球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05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很广。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 死亡率可达80%鸡球虫有九种。其中

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引起的寄生虫病分布很广。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 死亡率可达80%鸡球虫有九种。其中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和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力最强,也是最常见的感染种,分别寄生于盲肠和小肠中1/3段卵囊呈卵圆形,无色平均大小为20-25 μm*17--19μm 孢子化最短时间为十八个小时,潜伏期6-7天呆立。
1 管理因素
1.1 温、湿度高温和高湿的春季和夏季, 鸡球虫病的发病率较高。当冬季鸡舍温度低于 20℃, 或非常干燥时, 因卵孢子化不良,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
1.2 光照间断光照比连续光照感染球虫的危险性要高。
1.3 密度密度过大, 鸡舍内空气较差, 运动场易潮湿, 舍内外卫生不易管理, 鸡群会造成卵囊密度增加, 而致感染机会提高; 密度大, 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易感染球虫而发病。
1.4 垫料垫料要松、干、薄。垫料潮湿, 球虫病反复发作。特别是在湿度大的季节要注重垫料。
1.5 饲养方式网上饲养的鸡群, 鸡不容易接近地面, 感染球虫病的机会很低。
1.6 卫生、防疫加强卫生消毒、合理防疫, 感染球虫病机会降低。鸡场条件差, 容易暴发球虫病。
1.7 鸡舍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2 饲料因素优质全价饲料能提高机体对球虫病的抵抗能力。饲喂粗砂粒、颗粒饲料及粗纤维饲料也会 降低球虫发病率。饲料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如单宁酸、植酸、棉酚和抗胰蛋白酶等,易与肠壁粘膜而结合,导致肠壁的损伤,饲料中电解质平衡失调,使排泄的粪便湿度增加,会使球虫病的发生率提高;饲料中VA和VK缺乏,使消化道粘膜和血液凝固机制受损,容易遭受球虫病的侵袭;限制饲养时,鸡由于饥饿,啄食垫料,感染的机会增加,会提高发病率。
3 应激因素鸡的球虫病常在应激反应出现的几天后发生。这些应激反应包括营养失调、习性的改变、 运输和气候变化等。
4 生理因素鸡的年龄、品种、性别不同,对球虫病抵抗力有显著差别。一般幼雏对球虫的易感性较大;公雏对球虫的易感性高于母雏;白鸡的抵抗力比褐色鸡的抵抗力差;品系纯的对球虫的易感染性强。
5 用药因素抗球虫药的长期使用,以及使用方法不当,球虫很容易对一些药物产生耐药性。任何一 种抗球虫药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都会引起鸡群对球虫的耐药性甚至形成耐药虫株,并对该药同类或作用机理相同的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因而,要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法,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
6 疾病因素鸡群如受到马立克氏病病毒的感染后,对球虫病的免疫力降低易引发球虫病;传染性法 氏囊病可加剧球虫病,而球虫病也会大大加剧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感染。
7 球虫病的症状
7.1 临床症状急性病鸡缩头地面平养鸡发病早期偶尔排出带血粪便,并在短时间采 食加快, 随着病情发展血粪增多,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两翅下垂,鸡冠、肉髯颜色苍白,闭眼似睡,缩做一团,靠近热源或蹲伏于墙边,死亡率逐渐增多。笼养鸡、网上平养鸡,常感染小肠球虫,呈慢性经过,病鸡消瘦,间歇性下痢,羽毛松乱,闭眼缩做一团,采食量下降,粪便混有血色丝状物或肉芽状物、胡萝卜样物。
7.2 病理变化 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侵害盲肠,盲肠显著肿大,可为正常的3-5倍,其中充满凝固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盲肠上皮变厚,有严重的糜烂甚至坏死脱落,常与盲肠内容物、血凝块混合,形成坚硬的“肠栓”。毒害艾美耳球虫损伤小肠中段,可使肠壁扩张、松弛、肥厚和严重的坏死。肠黏膜上有明显的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病灶和小出血点相间,肠壁深部及肠管中均有凝固的血液,使肠在外观上呈淡红色或黑色。堆型艾美耳球虫多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在被损害的部位可见大量白色斑点,汇合成带状横过肠管。哈氏艾美耳球虫损害小肠前段,肠黏膜有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和出血,其特征为肠壁上出现大头针帽大小的红色、圆形出血斑点。变位艾美耳球虫主要在小肠前段,使肠壁增厚、扩张,有灰白色圆形卵囊斑,严重感染则斑块融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