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水肿、出血、肿大,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本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B类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
一、病原和发病机理
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健康鸡体内。侵入宿主后,先在肠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增殖,再随血流扩散至肝脏和法氏囊,并在法氏囊定居和繁殖,然后再随血流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病变,而导致死亡。
二、病理变化
眼观,典型病变在法氏囊(腔上囊)。①早期法氏囊肿大,重量增加,周围组织明显胶样水肿。黏膜潮红肿胀,散在点状出血,皱褶变平。②严重时,法氏囊呈紫红色,犹如紫色葡萄;黏膜弥漫性出血。甚至黏膜表面有粟粒大、黄白色坏死灶,囊腔内有多量黄白色奶油状或黄白色干酪样内容物。③病程长时,法氏囊萎缩,重量减轻,呈灰白色。④胸、腿、翅部肌肉常有出血。⑤脾脏、胸腺轻度肿大,偶有出血。⑥腺胃和肌胃交界是处常有出血。⑦有时盲肠扁桃体肿大,表面有出血。
以法氏囊的病变最严重。①法氏囊黏膜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部分淋巴滤泡的淋巴细胞变性、坏死,并有多量嗜异性白细胞及红细胞浸润。严重时,因滤泡坏死严重而形成空腔化或空泡化,周围间质明显水肿或间质结缔组织广泛增生。②以后,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大多数淋巴滤泡都被异嗜性白细胞、红细胞、坏死的淋巴细胞碎片以及增生的网状细胞等所替代。滤泡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
三、诊断注意与鉴别诊断:①对典型病例,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②对不典型病例只有进行病毒分离鉴定才能做出诊断。③还可通过血清学、易感鸡接种等作出确诊。④本病应注意与鸡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进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