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翻蛋对孵化出雏率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186
核心提示:捜牧资讯,翻蛋是人工孵化获得高孵化率的必要条件之一。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发育整齐、良好,帮助羊膜运动,改善羊膜血液循环,使胚胎发育前中后期血管区及尿囊绒毛膜生长发育正常,“合拢”、“封门”良好,蛋白顺利进入羊水供胚胎吸收,初生重合格。翻蛋还可以减缓羊水的损失,使胚胎在湿润的环境下顺利啄壳、出壳。翻蛋在禽蛋孵化过程中对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翻蛋具体怎样操作,实际是用减速机来带动。翻蛋角度和翻蛋频率如何确定,这在孵化实践中和许多

捜牧资讯,翻蛋是人工孵化获得高孵化率的必要条件之一。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发育整齐、良好,帮助羊膜运动,改善羊膜血液循环,使胚胎发育前中后期血管区及尿囊绒毛膜生长发育正常,“合拢”、“封门”良好,蛋白顺利进入羊水供胚胎吸收,初生重合格。翻蛋还可以减缓羊水的损失,使胚胎在湿润的环境下顺利啄壳、出壳。

翻蛋在禽蛋孵化过程中对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翻蛋具体怎样操作,实际是用减速机来带动。翻蛋角度和翻蛋频率如何确定,这在孵化实践中和许多专著中已有多种方案和观点。一般翻蛋角度鸡蛋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或左翻右翻?依机器类型不同 45°,鸭蛋50°~55°,鹅蛋55°~60°,对此大家看法是一致的。现阶段对翻蛋频率的争论较多,有每隔4小时、3小时、2小时、1小时翻蛋一次等多种观点。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试验对此问题进行讨论。

翻蛋频率是指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两次翻蛋间的间隔时间,简言之即多长时间翻蛋一次。20世纪80年代,国产孵化设备在出厂时一般将翻蛋频率固定在2小时;90年代生产的孵化设备其翻蛋频率一般都是可调的,从0?5小时到2?5小时,但出厂时基本都设定在2小时,多数孵化生产者也以此为标准,不做调整。我公司经过十多年孵化生产实践,对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结合品种、季节、种蛋情况经反复试验和总结,生产成绩已达到较高水平。近年来,通过调整翻蛋频率,进行大胆尝试,使孵化成绩又有了新的突破,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①采用电子部41研究所生产的JE19200型全自动孵化机;②种蛋选用我公司一栋鸡舍内同品种、同周龄种鸡所产种蛋。

2.试验方法:将种蛋随机分为4组,每组480枚,分别入孵于翻蛋频率为1小时、1.5小时、2小时、2.5小时的4台孵化机中。试验组翻蛋频率为1小时,其他三组为对照组。孵化技术按常规进行,其他条件如温度、湿度、通风、凉蛋完全相同,11胚龄验蛋,19胚龄落盘,21胚龄出雏清盘。本试验共重复四次。具体结果见表1。

二、试验结果和分析

1.种蛋孵化过程中有三个死亡高峰,其中就有两个在11胚龄前,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间隔1小时的翻蛋,可明显降低前期死胚率。另外11胚龄验蛋时,实验组种蛋“合拢”率较对照组都高,这就为19胚龄“封门”及出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比较受精蛋孵化率,试验组也较其他三组高。1小时翻蛋一次,使种蛋受热更均匀,缩短出雏时间,出雏集中,出壳高峰明显,雏鸡能在4小时内全部出完。

3.由于雏鸡在短时间内按时集中出壳,从而缩短在出雏机内停留时间,减少高温致弱和挤压,降低死残率,提高经济效益。

三、讨论

1.翻蛋频率作为孵化条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当重要的,掌握不好,孵化成绩难有突破。我们认为,孵化期间的翻蛋间隔应以1小时为准,过长或过短都会降低孵化率,影响雏鸡质量,30分钟翻蛋一次的做法更是毫无意义,还增加电能消耗。

2.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在保证种蛋质量优良、孵化设备运转良好的情况下,对孵化管理制度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胆试验,找出最佳的孵化条件,使优良种蛋、现代化的孵化设备发挥出最佳经济效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