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捜牧资讯,春季舍外气温逐渐升高,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是鸡产蛋较为适宜的时期,也是一年育雏的关键。但此时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这样在不同阶段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雏鸡饲养管理技术1.1春雏 每年3-4月份孵出的鸡为春雏,这个时期白方气候逐渐转暖,对雏鸡生长非常有利,育雏成活率高,新鸡到当年8-9月份开产,此时正是上年老鸡产蛋下降季节,能弥补淡季市场鲜蛋供应的不足,且产蛋期能延续到第二年秋末才换羽停产,经济效益较高。1.2晚春雏 每年4月下旬-5月份孵出的鸡为完春

捜牧资讯,春季舍外气温逐渐升高,自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是鸡产蛋较为适宜的时期,也是一年育雏的关键。但此时各种病原微生物也开始大量繁殖,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这样在不同阶段饲养管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雏鸡饲养管理技术

1.1春雏 每年3-4月份孵出的鸡为春雏,这个时期白方气候逐渐转暖,对雏鸡生长非常有利,育雏成活率高,新鸡到当年8-9月份开产,此时正是上年老鸡产蛋下降季节,能弥补淡季市场鲜蛋供应的不足,且产蛋期能延续到第二年秋末才换羽停产,经济效益较高。

1.2晚春雏 每年4月下旬-5月份孵出的鸡为完春雏,这时气候转暖,管理省事,降低了保温成本,育雏成活率较高。新鸡在当年秋末冬初开产,高峰期在春节前,鸡蛋价格较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3高温育雏:由于雏鸡刚出壳后卵黄没有吸收好,体质较弱,抵抗力差,采用高温育雏能促进卵黄吸收,降低死亡率。第一周35-36℃,往后每周降低2℃。

1.4保持一定的湿度:由于育雏期温度较高,舍内湿度较低,容易干燥,造成尘埃飞扬,极易造成异物性气管炎,因此,应定期增加湿度,可带鸡喷雾消毒、也可在炉子上放一铁盆,定期放入含氯消毒剂,达到消毒和增加湿度两个目的。一般育雏期湿度为65~70%。

1.5断喙:断喙的目的是为了防治发生啄癖,一般第一次在6~10日龄,第二次在14~16周龄,用专门工具将上喙断去1/2~2/3,下喙断去1/3。有的养殖户怕发生啄癖,一次断去太多,上喙变成肉瘤,严重影响采食和生长;也有的舍不得断,到产蛋时发生啄癖。

1.6通风:1~2周以保温为主,但不要忘记通风,第3周应增加通风量;饲养后期随鸡生长速度的加快,鸡只需要氧气亦相对增加,此阶段的通风换气龙为重要。春季应在保温的同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舍内尘埃、二氧化碳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舍内湿度,使空气保持新鲜,从而达到减少呼吸道、肠道疾病发生的目的。

1.7疾病预防:育雏期容易发生的疾病有鸡白痢、脐炎、肠炎、法氏囊病、球虫等,应定期投放药物预防,同时做好防疫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