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禽病毒性肾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13  来源:市场经验  作者:陕西冠嘉高科技术部  浏览次数:164
核心提示:这些年鸡病异常复杂多变,疑难疾病发病规律不明显,临床中发现部分养殖户在咨询养鸡疑难疾病时,描述简单,不能有效地说出疑难疾病表现和解剖变化,给诊断者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栏目详细记录了养殖过程中各种常见病症,让广大养殖朋友多看多学,最大程度降低疾病给养殖朋友带来的损失。
      禽病毒性肾炎主要见于鸡和火鸡,鸡群中抗体阳性率为10%~100%,产蛋鸡和肉用鸡之间无显著差别,7~56周龄火鸡阳性率可达74%。

  本病发生有明显年龄特征,人工感染试验证实1~14日龄雏鸡,有50%~100%发生肾病变,而28~300日龄各组无变化。不同品种易感性不同;LS系SPF鸡胚较RIR系鸡胚易感性高,15I系SPF鸡比PDL-I系易感,且病变严重。本病主要经口腔、皮下、肌肉、脑内和腹腔,也可经鼻和结膜囊感染发病,接触感染也易发生,且有可能经卵传播,主要通过粪便排毒。

  临床症状

  禽肾炎病毒致病性不强,人工发病试验证明,其仅能引起1~2周龄雏鸡轻度发病和引起间质性肾炎,病雏主要表现为生长抑制,生命力差。胚胎早期(6日龄)卵黄囊感染者,一般都在感染后14天内死亡,早期(感染后3~6天)死亡者,胚体全身水肿出血,后期(感染7~14天)死亡者,胚体全身水肿出血,胚体矮小,发育不良。少数感染胚胎可正常出壳,但多为弱雏,发育不匀并多在出壳后2周内死亡,幸存者抗体阳转并有肾炎病变。

  1日龄雏鸡感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有轻度下痢,可有20%的死亡。感染后7~14天平均体重低于正常鸡。

  剖检变化

  1.临床病理学 病鸡肾肿大,质脆,呈苍白色成黄白色。

  2.组织病理学 肾近曲小管上皮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脱落,其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嗜酸性颗粒;肾脏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发生中度纤维化。

  防治措施

  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供免疫预防。主要依靠把好引进种蛋关。已有证明,从人工感染胚后孵出的雏鸡中分离到病毒。另一方面,严格饲养管理,减少人员往来,减少水平传播的机会。因为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容易造成本病的传播。感染鸡并不一定表现临床症状,但感染后2天能在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感染后4~5天排出的病毒量最大。
   陕西冠嘉高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清解合剂”250ml兑水400斤+3%—5%的红糖姜片水,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病变效果都极佳!
 陕西冠嘉高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国标产品,看得到的疗效,想不到的实惠!电话:18709215622  QQ:3148132624


网址:www.guanjia-biol.com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