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不同性别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4  来源:搜猪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根据屠宰场所见, 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即阉割小公猪差不多是小母猪的两倍;而且, 从咬伤程度来看, 公猪更严重。年冬春之交, 作者有机会研究了某繁殖场的猪咬尾症的暴发, 该场的公猪未曾阉割, 仔猪也未曾断尾。母猪在产仔栏中分批产仔, 栏的底面是有孔金属板, 不放垫草。仔猪于3周龄断奶, 饲养在Lamber-Geerkens平列式猪舍, 并按性别分组, 每组大约12头, 小母猪在右边, 小公猪在左边。舍内分隔成小间, 每间又分个圈每圈面积米米, 同一间内养同一周龄的断奶猪。舍内为电

根据屠宰场所见, 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即阉割小公猪差不多是小母猪的两倍;而且, 从咬伤程度来看, 公猪更严重。年冬春之交, 作者有机会研究了某繁殖场的猪咬尾症的暴发, 该场的公猪

未曾阉割, 仔猪也未曾断尾。母猪在产仔栏中分批产仔, 栏的底面是有孔金属板, 不放垫草。仔猪于3周龄断奶, 饲养在Lamber-Geerkens平列式猪舍, 并按性别分组, 每组大约12头, 小母猪在右边, 小公猪在左边。舍内分隔成小间, 每间又分个圈每圈面积米米, 同一间内养同一周龄的断奶猪。舍内为电镀钢条地面, 并于头二周内部分覆以胶合板。各圈都有一个乳头式饮水器, 并经桶状饲槽实行限饲周龄时转移到生长猪舍。当猪逐日长大而于6—7周龄圈内开始拥挤时, 咬尾症随之发。其1—4月份的频率列于下表。由表看出, 公

猪咬尾症的发生率为11.8%, 母猪为2.6%。公猪不仅发作频率高, 而且咬伤程度也较严重, 即整个尾巴都被咬伤, 而在母猪则没有这种况。

咬尾症的原因虽然还不能确定,但过度拥挤和环境的改变似为诱发因素, 尽管舍内环境是控制的, 如果室温过高, 猪就极度不安。若在开始拥挤前将公猪疏散,也许能预防此症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