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中兽医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15  来源:中国兽药114  浏览次数:470

  中兽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Veteinary Science),是中国创立的应用自然疗法防治动物疾病和动物保健的综合性兽医药。它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与动物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理论体系的传统兽医学。中兽医学,几千年来为保障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于1000多年前传到国外,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在当今人类回归自然和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残留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之际,中兽医学更为世界瞩目,因而中兽医学就成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科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夺目的明珠
第一节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术以防治动物疾病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兽医学。即该兽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以脏腑经络学说、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为核心,采用中草药、针灸等自然疗法防治动物疾病和动物保健的独特的综合性兽医科学。
中兽医学,起源于中国人类原始社会的渔猎时期,经长期的经验积累,到我国西周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得到了发展,政府设立了兽医官职(见《周礼 天官》),甲骨文记载了动物阉割术、动物疾病和中药,其技术已走向成熟。到我国封建社会早期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吸收了当时的朴素唯物主义论作为基础理论,从而逐渐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到公元502---557年出现了《伯乐疗马经》、《齐民要术》等兽医学专著和专篇。到唐代(618---907年),中兽医学第一部代表著作《司牧安骥集》(约成书于833年),同时也开始了兽医学专业教育,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它的发展,并延续到明代(1388---1644年)。该时期的代表著作有《痊骥通玄论》和《元亨疗马集》(1608年刊行)。中兽医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期(256---1368年),是发展鼎盛时期,也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时期。如公元595年朝鲜僧人惠慈到日本传授疗马时说:“汉(中国)有马医之士,颇能此道。”804年日本人平仲国来中国学习兽医,回国后形成“仲国派”,同时《司牧安骥集》、《元亨疗马集》等先后传到日本、朝鲜越南和欧美。中兽医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及近代(1949年前),由于闭关自守,而使其发展陷入困境。1904年,西兽药传入中国,从此中国兽医学称为中兽医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兽医学得到重视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挖掘、整理、验证以及研究、教育到运用现代化先进科技发扬中兽医学和国际交往交流等,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再次在世界享有盛誉。尤其在当今,中兽医学以自然疗法防治动物疾病和提供绿色动物性食品更为世界瞩目。
二、主要内容
(一)基础理论
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理学说、四诊八纲和辨证学说,治疗法则、药性和炮制理论、选药组方原则、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理论、针灸作用原理和病症防治理论,以及兽医学免疫理论等。
(二)分支学科
包括中兽医基础理论,中兽医诊断学、 兽医中药学、兽医中药药理学、中兽医方剂学、兽医针灸学、中兽医内科学、中兽医外科学、中兽医治疗学、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等,以及中国民间畜禽阉割术,中国民族兽医学(蒙兽医学、藏兽医学等)。
第二节  中兽医学科特点和优势
中兽医学,是中国人民创立的独特兽医学,也是目前世界唯一保留完整的传统兽医学。纵观世界文明古国,在中国创立中兽医学的对应时期,古希腊、古印度、古罗马和古巴比伦均先后有民族传统兽医学的存在,而 经过欧洲中古时期的神权统治和异族侵略统治后,
现在均不复存在了。中兽医学历经几千年,近代与西兽医学长期并存,不仅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未破消亡,且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并为世界瞩目。究其因,应该说主要是与其本身的科学内涵和优势密切相关。现简介优势如下:
一、有完整独特理论体系
科学,是经验、技术的理论升华,故没有理论指导的技术是
不能发展的,也不能成为科学。中兽医学正因有独特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等理论,从源于对自然的观察,经与动物疾病斗争经验总结,到汇成整体观念贯穿辨证论治,而形成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
(一)整体观念的生态统一理论
整体观念,指对动物的生理、病理、辨证 等各方面均以全局看问题的观念。它认为动物机体与自然界想统一,而形成一个整体;动物体全身各部相互关联统一,也形成一个整体。
动物机体与自然环境统一,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的基本要素。动物无不随时在适应自然,并随之而变。如果不适应,则即发生疾病。因此,施行防治疾病,也就是施以适应自然变化的措施。如冬凉时用热性药,夏热时用寒凉药,季节要变化前用预防药等。
中兽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实际是整体观念在动物脏、腑、全身各部生理方面的体现。脏与腑是阴阳相厄、互为表里的,并以经络相连,沟通内脏与身体体表各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故中兽医在诊断中能“观其外,知其内”;在治疗上针灸虽作用于局部体表,却能起到治疗内脏和行整体调节作用。
整体观念,是科学的观念,是现代系统论的基本理论,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基础。整体观念,现在已成为对生命研究的总趋势。
(二)辨证论治学说的生态平衡理论
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对病症的一种特殊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是通过分析病者外部征象,探察病变内在本质的方法。它的任务,不是直接找出发病的物质,掌握动物体器质性病变,而是要了解患病时出现的各种功能变化,并据此来掌握病症的本质,即从整体来把握病症对动物体造成的影响。
中兽医所说的“证”,是病者外部征象、病因、病理的概括,也是辨证后得出的结果。“证”有时也称作“证候”。但它不等于现代西兽医所说的“症状”,因症状只是病的个别表面现象。中兽医学的 辩证法有八纲、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法。这些方法是一类分析证侯的方法,是用来说明每一证侯群的本质,机理及治法的关系,在直观基础上反映了动物体病变规律,即找出患病机体的“调节系统”中哪方面遭到损害?应取怎样的整体疗法?因此,中兽医所说的寒、热、虚、实证等,实质是动物机体整体性功能病变的反应。因此可以说辨证论治,是要找出动物体受到疾病破坏时其本身的生态平衡和与自然(外界)的不平衡,并设计出恢复生态平衡的措施(治法)。
(三)“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论
治未病,是指未病先防,防重于治。它是中兽医的治病法则和指导思想。这个法则贯穿于中兽医的理、法、方、药中,而成为中兽医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未病先防中还包括既病防变,如五行学说,用五行学说克制关系失调,而出现相乘(乘虚而入)、相侮(持强凌弱)的病证传变情况,《它骥集》说:“......心家有病传于肺......肺家有病传于肝,金能克木病难痊”。同时提出“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一于脾,故先实其脾气”的治未病规律。
中兽医在治未病法则指导下,创出了许多预防疾病的好方法。如《元亨疗马集·三饮三喂水论》的合理饲养管理预防疾病法;采用放六脉血和灌四季药预防疾病法;《齐民要术》、《三农记》、《元亨疗马集》中的预防疫病法以及藏族牧民在距今500多年前创制脏嚣苗加中草药防制中肺疫等,均丰富了中兽医的预医学特点的内容。
二、自然疗法、保护环境和维护人体健康
中兽医学对疾病发生发展认识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辨证看法。因而在防治疾病上,建立起“扶正祛邪”“祛邪扶正”和“治病求本”的原则,即以调动调整动物机体内在一切抗病积极因素(正气,或说免疫功能)驱除疾病,恢复健康的原则。其具体方法是利用天然物中草药和针灸为主的自然疗法。
(一)中草药疗法
中草药,取自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以自然炮制法(水、火),保持了它们的自然结构和活性,并以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使各个药物联为一体,发挥整体复合作用,最后达到驱除病邪,恢复健康(正气)的目的。中草药是一类经人、动物长期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具特殊功能作用的食物(药食同源),也是自然界的精华物质。它们在中国物性理论——阴阳(寒热)、五行(辛、酸、咸、苦、甘五味)的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成为存天然的药物。中草药与化学合成药(以下简称西药)比较,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自然性
取自自然,经自然炮制,保持了自然结构和活性。同时,它们是一类特殊功能的食物,人、动物体最易消化吸收的自然物。
2.多功能性
西药是单一结构的化学物,只产生一种作用。而每一味中药,是一个多结构成分(有的含数十至百种以上的成分)有机复合体,能起多种作用和复合作用,如山楂,就有70余种成分,可产生助消化吸收,治肝病,强心,补血等作用。
3.无残留毒副性
中草药是一类具特殊功效的食物,并经人、动物长期筛选而保留下来的天然有机物,人和动物体内有使其分解代谢的酶,故能行正常的吸收、分解、排泄。西药,是人为制造的物质,其中有的物质在人、动物体内没有分辩或降解它们的酶存在,故易残留,并能产生毒副作用。现已发现有1000多种化学合成物质致癌;有数十种农药(化学物)在水、土、空气中长期残留,并对人、动物产生毒副作用,也是因为自然界中没有能降解、转化它们的酶和机制 。
此外,中草药还经自然炮制去毒,用组方佐使相配、相杀、相畏配合;而去毒,则使有毒成分不能产生毒副作用,故说中草药无毒副作用。
4.不致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
细菌和病毒等寄生物,它们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也是自然界最具适应变异的生物。它们具有强大的变异结构和代谢方式。而现用的抗微生物化药,大多作用结构和作用途径单一,并在微生物变异能力之内,因而多次接触后,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并经过抗药基因遗传下去,而产生新的抗药种群,使人类防治疾病出现困境。中草药,以多功能和调动机体一切抗病因素,即非特异免疫因素(白细胞吞噬作用,溶菌素、酶、杀菌素、干扰素、补体等),全方位对微生物进行灭杀,使之无力适应变异,故不能产生抗药性。上述中草药的非特异免疫作用提示我们在筛选中药的抗微生物作用是,不能将体外试管抗菌作用作为唯一判定指标。
5.双向调节和适应原样作用
双向调节作用,是指一味中药对同一脏腑的不同状态(生理和病理,兴奋和抑制)均可进行调整的作用,即在亢进时可调节降至正常态,又可在抑制时增进其功能至正常态的双向调节作用。如当归,其本身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肌的两种成分,可对子宫肌进行双向调节。此外,麦冬、生地、玄参等均有双向调节作用。
适应原样作用,是指中药能使动物在恶劣环境出现的生理功能障碍得到调节,并使之朝着有利于机体的方向进行和不断增强适应能力的作用。如刺五加、人参、黄芪 、党参、甘草等均有适应原样作用。它们均可用于防止应激影响和防治应激综合症。
6.激素样作用
激素,是一类对动物进行平衡调整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畜牧生产中曾以外源激素来增加繁殖力和增重催肥,曾取得良效。但因其残留毒副作用和影响食用此类畜产品的人体健康,而被淘汰或禁用。中草药本身不是激素,但可起到激素样的作用,且无外源激素的残留毒副作用,因而倍受重视。具有激素样作用的中草药,如甘草、香附、蛇床子、淫羊藿、吴荜萸、水牛角、枸杞子等。
7.调节免疫功能作用
中兽医学指的正气,实际就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经现代对中草药的药理研究证明,补气中草药多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如黄芪、党参、大黄等;而玄参、何首乌、黄芪、龟板等则具有调节免疫作用,可以免疫调节剂。
中草药的上述特点,也是两种不同的疗法,因在治疗上常常合用,而称针灸疗法。针术,是利用产生温热的灸具作用于穴位局部,但却对机体全身、脏腑器官等产生整体调节和增强免疫防御功能的作用。针灸疗法,具有无毒副残留、双向调节、增强和调整免疫防御功能等特点,是一种自然疗法。目前,由于针灸疗法的自然性和速效奇效而受到重视。
三、蕴藏着与先进科技结合的可发展的潜力
中兽医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不断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科技来丰富完善自己,并与之同步发展。目前,中兽医学仍在吸收、应用当代先物进科技理论和方法加以发展和发扬。
(一)吸收外来药
中国创立的中草药学,起源很早,发展也很快,从公元1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人·畜通用中药学)到明代的《本草纲目》,药味由365种增至1892种。其中药名凡冠以西、洋、番、胡和译音名(如诃黎勒等)的,均为外来天然药,经中医、中兽医使用验证后,用中药理论贯通而归类成为中药的,总数百余之多。此外,还吸收了我国少数民族用药,如西藏的犀角、乳香;新疆的香药、犀角;云南的麝香、硫磺等。
第三节  中兽医药发展方向及其依据
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的产物,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进步服务。每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由人类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本身的科学内涵所决定的。中兽医学起源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以自然疗法为人类提供“绿色”动物性食品和保护环境与生态平衡,尤其在当今人类回归自然,化药疗法毒副残留影响人体健康越来越严重之际,更受人们重视。
一、中兽医学发展依据 
(一)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兽医学,是中国创立的中华民族的独特医学,是目前世界唯一具有理论体系的传统兽医学,也是我国养殖业(畜牧、兽医、水产、蚕桑、养蜂业)中目前唯一保留中国特色的一门科学。中兽医学几千年来为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仍在继续做出贡献,并在中国广大农牧民中受到欢迎;它最迟在公元804年系统地传至国外,给予世界兽医学极大的影响,尤其当今更为世界瞩目,有人将它誉为理想的兽医学,这是世界对中兽医学的承认,也是我们的骄傲。据此,我们更应当加以发扬和发展。
(二)中兽医药在现代集约化养殖业中发挥作用
中国 现代养殖业集约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带来许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新的棘手而又目前西兽药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应激及应激综合症、“亚病毒”引起的疾病,免疫失败和传染性疾病爆发,以及化药的残留毒副作用污染环境和抗药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等,就连西兽医已形成的或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治体系和措施”都 已无效,因而近期提出推行“生物体系”防治法(即中兽医学中“扶正祛邪”的自然防病法相近之法)。
中兽医学的自然疗法,注重激发调动体内抗病因素,提高抗疾病和免疫功能,采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或其它新型方法,对群体进行疾病防治,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优势。如近期有些国家与地区,由于西兽医学的疫苗免疫失败和抗生素的弊端越来越严重,而向我国探求中兽医中草药自然疗法的应用问题等。
(三)中兽医药自然疗法在环保、生态平衡和资源合理利用中发挥作用
19世纪以来,化学合成药和抗菌药的推广作用,不仅影响了人体健康,而且对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就化学有害物和农药污染残留来讲,因自然界中没有能转化降解这些化学物的酶和生物等机制,它们可残留在土、水等环境中数十年,并经生物的“富集”后,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平衡。
中国是中草药王国,现已知有13000多种中草药资源,而我们开发利用了不到20%,但却有人说中兽医和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与人争用中药,这实际是一种误解。人用中草药仅为植物的部分根叶花果,而大部分被丢弃,岂不知所弃者皆可在畜牧业中用之。如杜仲叶,就是很好的增鲜和促生长物。此外,我国边远山区,还有很多药物资源有待中兽医去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海洋资源也等待我们去利用。所以说中兽医学将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大有作为,可大显身手。
二、发展方向 
(一) 优先发展学科领域
(1)中兽医学基础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中草药药性理论、配伍。
(2)理论。
(3)中兽医免疫理论。正气论、中草药免疫理论、针灸免疫理论。
(4)中、西兽医结合理论指导研究。中西兽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方向和方法的研究。
(5)中兽医学可发展性的研究。中兽医学在环境保护、水产、农业农药和蜂蚕养殖中的发展。
(6)少数民族兽医学理论研究。
(二)21世纪初发展的前言课题
生理病理的生物学基础
中兽医学的脏腑学说认为,动物的脏与腑是指它们的功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