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蛋鸡产蛋期鼻炎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55
核心提示: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面部肿胀、鼻腔和窦的炎症。近些年来,蛋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危害日益严重,特别是蛋鸡,产蛋期的产蛋、死亡损失十分明显。下面以某一养殖场为例,浅谈蛋鸡产蛋期的鼻炎防治问题。一、临诊症状该病潜伏期较短,从零星发病到大群明显发病约经过3天。最明显的症状为鼻腔炎症,流浆液性、粘液性鼻液。单侧眼睑和眼周围肿胀(偶见双侧肿胀)。精神沉郁,采食和饮水明显减少,病鸡常摇头,鼻孔堵塞后常张口呼吸,触摸其肿胀部位有明显的热感。二、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面部肿胀、鼻腔和窦的炎症。近些年来,蛋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危害日益严重,特别是蛋鸡,产蛋期的产蛋、死亡损失十分明显。下面以某一养殖场为例,浅谈蛋鸡产蛋期的鼻炎防治问题。

一、临诊症状

该病潜伏期较短,从零星发病到大群明显发病约经过3天。最明显的症状为鼻腔炎症,流浆液性、粘液性鼻液。单侧眼睑和眼周围肿胀(偶见双侧肿胀)。精神沉郁,采食和饮水明显减少,病鸡常摇头,鼻孔堵塞后常张口呼吸,触摸其肿胀部位有明显的热感。

二、剖检病理变化

病死鸡只多有混合感染症状。除鼻腔和窦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粘液,窦内有纤维素性渗出,后期变为干酪样。除呼吸道症状外,常可见气囊炎、心包炎等继发性病理变化。

三、确诊经过

通过动物接种实验、治疗性诊断,结合鸡群临床症状和外界发病情况,并参考剖检病理变化等症状,最终确诊为传染性鼻炎。

四、发病治疗经过

1、发病后饲养单元加强消毒,每天上、下午各一次0.2%的拜洁、四季金典消毒,同时大群饮水中添加0.2%氧氟沙星和新霉素,连饮五天。根据病情变化,在投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采用全群肌注阿米卡星120mg/羽(一日量),连续三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打针治疗结束后全群饮水添加0.1%复合多维+溶菌酶,连用四天后鸡群整体采食饮水恢复,产蛋率回升,但死淘数增加明显,为预防疾病复发,在投营养药结束后再次全群投饮0.1%恩诺沙星可容粉,连饮四天。

鸡传染性鼻炎传入后,污染饲养环境,康复鸡只隐性带菌,为彻底根除此病增加了难度,当鸡群体质下降,外界环境剧变时就会引起复发现象,因此在发病治疗结束后必须加强消毒措施,选用刺激小、效果好的消毒药物做好鸡舍的日常消毒工作。

五、发病原因分析

1、鸡群体质下降:鸡群在产蛋高峰阶段,产蛋时间持续较长时鸡只的内耗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外界病源传入后极易发病。

2、外界疫情扩散:该饲养单位周边近期有鼻炎疫情发生,鼻炎病菌可能随空气中的花粉、尘埃颗粒传入该养殖场。

3、换季因素:春夏交替,空气对流频繁,常有大风降温天气,加之昼夜温差大,容易诱发鸡群呼吸道疾病。

六、疾病、治疗方式对鸡群产蛋的影响分析

1、疾病影响:该病引起的肿头肿脸,口腔粘液增多等病理性变化导致鸡只采食下降,精神沉郁,导致鸡群采食量下降,从而导致产蛋下降。

2、打针治疗对机体的损伤与应激:蛋鸡产蛋需要良好的休息、稳定的环境,并避免不良刺激,在打针治疗过程中,鸡只(群)不断受到应激,产蛋量势必下降。

3、药物影响:对产蛋无影响的治疗药物很少,治疗药物本身对鸡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选药品的种类、时间、用药剂量都会对产蛋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七、治疗建议

细菌性疾病属于条件致病性疾病,当环境气候适宜其大量繁殖,鸡群体质、抵抗力水平下降时,就会诱导发病。目前在尚未推广有效疫苗接种保护的情况下,现有的治疗方法还是能够减少损失的。

1、发病初期大群投药:发病后的第三天开始采用全群投饮与喷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投药,上、下午各一次添加敏感性较高的治疗药物如速服宁、氟苯尼考、新霉素、恩诺沙星等。考虑到鼻炎病程最短4天、大群投药个体摄取药量、鸡群体质差异、鸡群复发感染、药物的蓄积毒性等各方面因素,无论初期还是后期大群投药,均应以五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较合适。在治疗的同时做好带鸡消毒,鸡舍消毒药物用量加倍,消毒次数视环境温度适当增加。

2、发病中期个体打针治疗:若发病后大群非正常死亡量达0.3%,视病情变化再采取打针治疗的方案,打针治疗应以三天为一个治疗周期,可考虑氨苄西林与阿米卡星联合用药。

3、转归期大群投药与支持疗法相结合:发病治疗后期应投以广谱预防继发感染、增强体质类的药物,如新霉素、恩诺沙星、复合多维、溶菌酶、黄芪多糖等。同时应考虑采用个体支持疗法如:自制的口服液体(葡萄糖+VC+VB)灌服补液等,以促使鸡群尽快恢复体质,同时做好鸡舍的通风管理工作。

八、预防建议

在做好常规的预防、人员车辆严格控制与消毒工作时,外界发病,相临的饲养单位极有可能爆发传染性鼻炎。饲养场内某单元发病,整个养殖场也会相继发病。根据传染病的特点和现有技术手段分析,建议从易感动物角度出发,同时兼顾传播途径来做好鼻炎的预防工作。

根据近年的发病规律,鼻炎疫苗首免时间一般在6至9周龄,二免时间应在鸡群开产前半月左右较为适宜。当外界爆发传染性鼻炎时,临近饲养单位应及时检测本单位鸡群的抗体水平,开展紧急免疫接种工作,防患于未然。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