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宠物 » 正文

猫狂犬病的危害及防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3-07  来源:当代畜牧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733
  近几年,犬的饲养量在全国迅速上升,由犬引起的伤人事件及导致人狂犬病病例急剧增加。为了遏制这一态势,2006年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限养犬办法,以及控制狂犬病的措施,重点加强了犬管理和强制性注射疫苗,但是宠物猫的狂犬病预防还是很少提及,甚至还是一项空。我们预测由于宠物犬的数量控制和严格管理,数量会有减少,宠物猫的数量却会越来越多,人与猫亲昵、嬉戏时常被咬伤或抓伤,若不注意将造成严重后果。我区李某曾被自家猫抓伤,而未引起注意,在陪同家人到武汉看病期间,自己却发狂犬病而死亡。所以,对猫缺乏有效管理,对人的危害性就更大。尤其是患病猫仵在出现症状前的两天就已经开始向外排毒,因此不可忽视猫的狂犬病。

  狂犬病广泛分于全世界,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易感,狂犬病病原是RNA型弹性病毒属,人患此病主要是由患病动物或带毒动物咬伤而传染。猫科动物患病临床特点主要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麻痹死亡。

  1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长短与动物种类、伤口距中枢神经大脑的距离、侵入病毒数量有关。猫潜伏期一般是l周—2月。发病后.发病后可见形态异常,起卧不安,流涎,遇响声-或刺激则呈现惊恐症状。很快进入兴奋期,即狂暴期,此时病猫反常吼叫,常主动攻击人畜或其他东西,狂暴过后转为麻痹期,行走不稳,后躯或四肢麻痹,病猫极度衰竭,倒地不起,即而死亡。 一般病程1周,短则2~3 d。

  2病理变化

  常见病猫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和糜烂,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脑、脊髓肿胀并充血出血。

  3诊断

  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如果出现典型症状,结合病史可初步判断。确诊需生进行实验室病理、组织学检查。脑触片法检查:提取患病猫大脑海马角或小脑组织触片,染色观察有无内基氏小体。

  3 .1动物接种

  将病死猫脑组织制成乳剂0.5~1mL,注射30 I日龄小白鼠脑内,如果在l~2周内出现麻痹或脑内出现肿胀,充血出血,便可确诊。该项诊断准确率较高,但费时。也可接种后3 d扑杀小白鼠,取脑制触片用萤光抗体法检查,从而缩短诊断时间。

  3 .2荧光抗体检查

  取司疑病猫的脑组织或唾液腺冷冻切片或涂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胞浆内出现黄绿色荧光颗粒即为阳性,该方法准确但要求条件极高。

  4防治

  1)在对犬注射疫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宠物猫的免疫注射,建议疫苗生产厂家也研制扩大生产猫的狂犬病疫苗。

  2)发现狂犬病的猫或疑似的猫应及时扑杀,焚烧。

  3)消毒可用石碳酸、福尔马林、升汞等。2%的肥皂水、75%酒精、碘酊等均可杀灭病毒。一旦被狂犬病猫或疑似患猫咬伤后,应挤压伤口以致出血(不要用口吸),用一般肥皂(不要用香皂)水反复彻底冲洗,冲洗大约5~10min,2%~5%碘酊涂抹伤口,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注射免疫血清。

  4)剖检患病猫尸体时要注意安全,不能划伤手臂。剖检后的尸体耍焚烧、消毒,做无害化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5人患狂犬病的临床症状

  人感染狂犬病大多是被感染、隐性感染或自然感染的犬、猫咬伤、抓伤所致。潜伏期多在两周以上,多则数月、数年,临床出现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咬伤处有痒感。瞳孔散大,多泪、流涎,继至过度兴奋。对水特别敏感,见水或听到水声极度恐惧,引起咽部、食道肌肉收缩,以敛吞咽困难,有时全身痉挛,角弓反张。间歇期神志尚清醒.时而狂躁,不能自制,常在3~4 d后因全身肌肉麻痹而死亡。该病死亡率100%,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预防很重要。 一旦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应迅速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要彻底清洗5~10min,伤门涂碘酊,伤口一般不得包扎,伤口较大心找医生处理。同时尽早注射狂犬病疫苗并注射免疫血清。一旦人发病后,是难以治愈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