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了评价人工合成的新兽药“菌速灭”不同剂量对沙门菌所致鸡白痢的临床疗效,采用“菌速灭”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药物对照组通过饮水给药方式治疗雏鸡白痢,并与感染、健康对照组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菌速灭”高、中剂量组治愈率和相对增重率效果均优于诺氟沙星,能较好的治疗雏鸡白痢。
关键词: 菌速灭;诺氟沙星;鸡白痢
“菌速灭”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化学药物室研制合成的一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之前通过其与诺氟沙星对畜禽常见的8种病原菌以及对鸡常见的5种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鸡白痢沙门菌等菌株高度敏感,是一种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药物。本研究旨在通过“菌速灭”对自然感染的鸡白痢阳性鸡的临床治疗观察, 为鸡群鸡白痢的防治净化提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型药物。1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 “菌速灭”,批号030422,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化学药物室合成,诺氟沙星为国产原料药,试验前均按所需浓度配制,备用。
1.1.2 实验动物 试验在甘肃省白银市志龙种鸡场进行,该鸡场雏鸡正在流行鸡白痢,症状表现为绒毛松乱,双翅下垂,精神委顿,缩头昏睡,不愿走动,常簇拥成堆,食欲减少或废绝,频繁排浆糊状粪便,也有因粪便干结堵塞肛门的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对死亡雏鸡剖检,见卵黄吸收不良,心肌、肺、肝、盲肠、大肠等部位有坏死灶或结节,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综合分析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鸡白痢。
1.2 方法
1.2.1 试验分组 从病鸡中选300只症状典型的8日龄~12日龄海塞克斯种鸡,随机分为5组(第1组~第5组),即“菌速灭”高、中、低剂量饮水剂治疗组,诺氟沙星饮水剂治疗组,感染对照组(发病不给药),每组鸡数量依次为40,80,40,80只和20只,另选取40只健康雏鸡为健康对照组(第6组)。试验期内,各治疗组均饮用相应的饮水剂进行治疗,连用5 d。期间每日观察病雏精神、食欲、粪便、行动等变化。试验结束后,统计各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病雏康复与死亡数,评价药物的治疗效果。在给药前与试验结束时,对6组鸡称重,以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增重为100%,计算各组鸡的相对增重率。试验雏鸡(除健康对照组外)在同一栋鸡舍内,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各组用药情况及平均初重见表1。
1.2.2 药效评价标准
1.2.2.1 病死率 凡在试验期间, 出现鸡白痢的典型症状并死亡,经剖检有典型的病变特征,并从肝、脾及肺中分离培养出鸡白痢沙门菌, 判为感染死亡,根据死亡鸡数计算各组的病死率。
1.2.2.2 治愈率 凡在试验期间,经给药后,出现精神状态及食欲恢复正常,下痢症状消失为治愈,根据治愈鸡数占整个试验组的比率计算治愈率。
1.2.2.3 增重 根据试验初重和末重计算每只鸡的增重, 然后据此计算每组试验鸡的平均增重和标准差。相对增重率是按各药物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增重之比计算; 其中健康对照组设为100%。结果评价分为病死率、治愈率、相对增重率进行统计, 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其中治愈率的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 2 结果
饮水给药第2天,各治疗组雏鸡停止死亡,症状缓解;第3天腹泻症状消失,精神好转,开始活动觅食;第4天后,各治疗组雏鸡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表2)。
从表2可见,“菌速灭”高、中、低3个剂量对雏鸡白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为90%~95%),与发病不用药的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高、中剂量对雏鸡白痢的疗效优于对照药物诺氟沙星,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中同时观察到“菌速灭”有促进雏鸡生长的作用,高、中、低3个剂量组雏鸡的相对增重率均高出药物对照组4%~12%。
3 讨论
3.1 在目前的家禽饲养过程中,细菌性疾病越来越严重,长时间使用单一抗生素致使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导致某些条件性病原菌变为病原菌[1-2]。鸡白痢是一种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的常见和多发性传染病, 它既能经蛋垂直传播, 也能相互水平传播。该病主要侵害雏鸡,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长期以来, 鸡白痢在我国虽然得到一定控制, 但在有些鸡场的感染率还非常高, 某些种鸡群中鸡白痢阳性检出率高达10%~70%, 这不仅严重影响产蛋量, 而且鸡白痢阳性鸡所产种蛋孵出的雏鸡死亡率高达50%[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菌速灭”高、中、低3个剂量,对雏鸡白痢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为90%~95%),与发病不给药的感染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对照药物诺氟沙星组相比,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但“菌速灭”高、中剂量组的治愈率要高于诺氟沙星组,并且见效快、治愈率高,可大幅度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3.2 研究结果表明,“菌速灭”对雏鸡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物诺氟沙星组,高、中、低3个药物剂量组雏鸡的相对增重率均高出诺氟沙星组4%~12%,并且在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试验后继续观察,该批雏鸡发育正常,生长良好。由此证明,“菌速灭”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在兽医临床上属于新型高效、低毒药物,达到为临床治疗鸡白痢提供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型药物。
3.3 我国祖代鸡群鸡白痢检疫大多采用全群检疫1次~2次, 而成千上万个父母代鸡群在开产前仅做鸡白痢抽检, 很少能够全检, 商品代蛋(肉) 鸡群, 经过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两级放大,鸡白痢普遍比较严重, 是导致我国商品代蛋(肉)鸡群死淘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4-6], 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鸡白痢是影响种鸡整个生产过程的一种严重疾病,种鸡群鸡白痢的防治净化是控制鸡白痢的关键, 要达到无白痢, 除严格检疫、预防污染外,安全性好、副作用小的抗菌药物的应用,仍是目前生产鸡群防治鸡白痢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