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初生雏运离前的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4  来源:中国蛋鸡信息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75

在出雏期间,必须对初生雏进行认真的选择并根据防疫及用户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置(包括雌雄鉴别、注射疫苗、带翅号、剪冠和切爪等)。并且妥善护理待运雏禽和及时运雏。必须指出,上述操作程序对雏禽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应激,但是只要善待它们、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尤其是有足够时间有条不紊地做好上述各项工作,是完全可以将应激降低到雏禽

可以接受的程度。

1.初生雏的选择主要从雏禽的活力、精神状态、体型、卵黄吸收情况、脐带部的愈合程度和喙、胫部的色泽等进行选择。孵化厅仅出售健雏,弱雏绝不降价出售或免费赠送用户,弱雏应视为废弃物,与孵化厅其他废弃物一并处理(对话胚和残、弱的活雏要施行“安乐死”)。

(1)健雏 绒毛洁净有光泽。活跃好动,两脚站立稳健,叫卢洪亮,对光的反应敏捷。脐带部愈合良好、干燥,而且被腹部绒毛所覆盖。蛋黄吸收良好,腹部大小适中,体型匀称,不干瘪或臃肿,显得“水灵”,而且全群整齐。喙、胫部和趾湿润鲜艳,有光泽。

(2)弱雏 绒毛污乱,独居一隅或扎堆。脚站立不稳,常两腿或一腿叉开跌滑或拖地。两眼时开时闭,头下垂,有的翅也下垂。精神不振,显得疲乏不堪,叫声无力或尖叫呈痛苦状,对声光反应迟钝。脐带部愈合不良、潮湿、带血污,且有残痕(黑块或线状)。蛋黄吸收不良,腹大拖地,体型臃肿或干瘪,个体大小不一。若出现脱水现象,则喙、胫和趾干瘪无光泽。

(3)残雏和畸形雏弯喙或交叉喙、尤上喙。脐带部开日并出血,卵黄囊外露甚至拖地。脚或头麻痹,瞎眼,扭脖。雏体干瘪,绒毛稀短、有时焦黄(俗称“火烧毛”)。详见本章第十一节有关“残、弱雏和死雏的外表观察和病理解剖”内容。

2.初生雏雌雄鉴别 。

3.初生雏的免疫 对经选择后留用的雏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0.2毫升/只)或马立克氏病疫苗(0.2毫升/只)+庆大霉素(2 000单位/只)。要注意注射器械的消毒,连接药液瓶的乳胶管最好一次性使用。配制出的疫苗在20分钟内要用完。

为了避免打“飞针”(疫苗注射到雏体外)马立克氏病疫苗稀释液加色素,检查人员可通过观察注射者的手和雏鸡的注射部位,即可很容易发现问题。另外,如果要妊途运雏,建议注射双倍马立克氏疫苗稀释液,对预防雏禽脱水有一定作用。有的单位还给剪冠的切口和脐带部涂以碘酊.以防感染。

4.初生雏的技术处置 孵化场可根据用户的育种、试验或生产的需要,对雏禽做某种标志,以便区别(如公母问、品系间或组别间的区分)。标志有带翅号、剪冠、切爪等。

(1)带翅号和剪冠 详见“系谱孵化的操作技术”中的有关内容。

(2)切爪 用于初生雏的试验分组编号或肉用种公雏切爪,防止以后自然交配时跺伤母鸡背部。试验分组是在出雏时根据编导要求,用断晦器(或电烙铁)烙断相应的爪。肉种公鸡切爪一般在出雏或3~4日龄时,用专用断趾钳(亦可用断喙器、电烙铁)断去第一和第二爪。切爪应断于爪与趾的交界处,破坏其生长点,以免日后长出。刨口要止血。另外,鸭或鹅还可以打蹼号。

5.初生雏运离前的管理 应重视雏禽在雏禽处置室待运期间的环境温、湿度、通风换气以及卫生。

(1)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①清洗消毒。雏禽经上述技术处置后,立刻对雏禽处置室进行清洗消毒,注意防止水溅到雏盒弄湿雏盒甚至弄湿雏禽。然盾将雏盒码放在雏禽待运室,如果没有“雏禽待运室”,可在“雏禽处置室”一角围成临围1-9-1 公雏的切爪时空间,给雏禽创造一个安静、暗光的环境,让雏禽从上述应激中逐渐恢复过来。

②适宜的温、湿度。笔者曾测得100只雏鸡在1个出雏盒内,

每只雏鸡仅占约27平方厘米,密度很大,在环境温度为26℃时,雏鸡产热使盒中温度达到39.2℃。故雏禽暂存处的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即可。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卵黄吸收利用和继而影响饲养效果。

③加强通风换气。保障空调(或风扇)正常工作,有条件的单位最好采用正压通风。雏鸡盒与盒之间应留适当的空隙,以利于空气充分流动,最底层雏鸡盒不能直接触及地面,可用空的出雏盘垫底,以免湿冷空气危及雏鸡。刘德超(2004)提出,制造存放雏鸡专用车。该车形似出雏的平板车,但比出雏车高60厘米,下底铺塑料薄膜,隔冷湿气,放置不超过10层。要防止穿堂风(间隙风、“贼风”)。

(2)密切观察雏禽状态 经常用温度计检查雏盒内的温度,如果发现盒内温度超过36℃或雏禽张嘴喘气,甚至绒毛潮湿,表明

环境温度太高,要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倘若雏禽发抖、扎堆“叠罗汉”,说明温度偏低,可降低通风量或提高温度。

(3)关于运雏前的“静养”问题 赵公舜指出,雏鸡出雏后受到一连串的应激,若还要马上运输,其后果更难设想。如呆在雏鸡室适宜的环境下有24小时的安顿,只要能防止脱水,雏鸡就町以很快地克服以上的各种应激而恢复过来。刘德超(2004)也认为,雏鸡捡出后需在25℃~28℃的温度下静养8~12小时,以利于卵黄进一步吸收,俗称“养膘”,以增强抗应激能力。我们认为,如果出雏集中整齐的话,让雏鸡静养几小时对雏鸡恢复体力有利,但若是出雏拖延还要0.5~l天的静养,则早出的雏鸡会受到脱水应激的影响,弊大于利。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其控制点是整批出雏时间的长短和是否引起雏鸡脱水。另外,待运时间超过6个小时,最好将雏鸡先放在出雏盘中暂存,待运雏前约2小时才装入雏盒中,以免逗留时间长,胎粪污染雏盒、雏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