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兽药技术 » 新药研发 » 正文

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的研究与开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2  浏览次数:3730
核心提示:透皮给药系统(TTS)是指经皮肤给药吸收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透皮制剂。透皮溶液(PS)是指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或者活性成分透过
透皮给药系统(TTS)是指经皮肤给药吸收而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控释透皮制剂。透皮溶液(PS)是指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或者活性成分透过皮肤由毛细血管输送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或PSS,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发挥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外用透明液体新制剂。使用方法可浇注也可涂擦,根据动物的体重和制剂的规格,大畜由肩部向后沿背中部线浇注,小畜则可从两耳耳部内侧涂擦。该剂型与常规液体制剂相比较,具有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胃肠给药的副作用;延长有效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的独特优点。

三氯苯达唑与盐酸左旋咪唑联合应用制成复方透皮溶液新剂型,除具有各自治疗范围外,增效减量,驱虫效果高于任一单方制剂,安全高效,使用方便,而且还可提高牛羊自身机体免疫力,增强抗驱虫能力,给药途径更方便易行,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少、不用灭菌,适合规模化大生产,满足牧区大量健康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一、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主要成分为三氯苯达唑和盐酸左旋咪唑,其中三氯苯达唑别名为5-氯-6-(2,3-二氯苯氧基)-2-甲硫基-1H-苯并咪唑,英文名为Triclabendazole,分子式为C14H9Cl3N2OS,分子量为359.65,熔点为175-176℃,性状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溶于甲醇和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盐酸左旋咪唑别名为(S)-(-)-6-苯基-2,3,5,6-四氢咪唑并[2,1-b]噻唑盐酸盐,英文名为LevamisoleHydrochloride,分子式为C11H12N2S·HCL,分子量为240.76,熔点为225-230℃,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三氯甲烷中微溶,在丙酮中极微溶解。

三氯苯达唑为苯并咪唑类中专用于抗片形吸虫的药物,对各种日龄的肝片形吸虫均有明显驱杀效果。对牛、绵羊和山羊等反刍动物肝片吸虫有特效,对牛大片形吸虫、鹿肝片吸虫、鹿大片形吸虫和马肝片吸虫等均有效。山羊和绵羊内服三氯苯达唑后24-36小时血药达到峰值,原型及其代谢物的血药峰值为其他苯并咪唑类驱虫药的5-20倍。在牛、羊、犬和兔体内大部分氧化成亚砜、砜、酮和4-羟基衍生物,这些衍生物可与白蛋白结合,并且在血浆中持续7天以上。羊用药10天后,约有95%药物由粪便排出,2%经尿排出,由乳汁排出的不足1%,代谢排出缓慢,山羊、绵羊的半衰期T1/2约为22天左右。盐酸左旋咪唑是一种广谱抗线虫药,对马、牛、绵羊、猪、犬和鸡的大多数线虫具有活性,盐酸左旋咪唑抗线虫机理是兴奋敏感蠕虫的副交感和交感神经节,表现为烟碱样作用,通过阻断延胡索酸和琥珀酸氧化作用,干扰线虫的糖代谢,麻醉蠕虫使活虫体排出。除具有驱虫活性外,还能明显提高免疫反应。对牛和绵羊的皱胃线虫、小肠线虫、大肠线虫和肺线虫的成虫具有良好的活性。

二、透皮促进剂的类别用途及选择
透皮促进剂是指能降低药物通过皮肤的阻力,快速携带药物穿透皮肤达到病灶的辅助溶剂。经皮促进剂分为六类:①表面活性剂(阳离子、阴离子等);②有机溶剂类(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等);③月桂氮酮类(氮酮等);④有机酸(油酸、亚油酸等)和脂肪醇(月桂醇等);⑤角质保湿与软化剂(尿酸、水杨酸等);⑥萜烯类(薄荷油、樟脑等)。据文献报道透皮制剂都不是某一种经皮促进剂的独立作用,都是几种经皮促进剂的协同促进作用。表面活性剂可渗入皮肤并与皮肤成分相互作用,从而改变皮肤透过性质;有机溶剂类通过增加药物溶解性和与角质层脂质相互作用达到吸收促进作用;月桂氮酮类和有机酸作用于角质层的细胞间质的胆固醇、神经酰胺等物质,其透皮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有效浓度常在1%-6%,该类药物起效慢,药物通过皮肤时滞从2.5小时到10.5小时不等,但一旦发生作用,则能持续几十日,月桂氮酮类与其他促进剂合用效果更加;脂肪醇能溶胀和提取角质层中的类脂,增加药物溶解性,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萜烯类刺激皮下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中透皮溶剂选用有机溶剂类和月桂氮酮类。
三、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处方研究
复方三氯苯达唑是根据主药三氯苯达唑(Triclabendazole)和盐酸左旋咪唑(LevamisoleHydrochloride)理化性质及溶解性选择了新型的皮肤渗透促进剂氮酮、二甲基亚砜及有机溶剂乙酸乙酯、异丙醇、丙二醇、乙醇分别进行了不同加入量、溶解性、稳定性、色泽、澄清度、透皮性等的对比和处方筛选。
表1处方筛选
原辅料名称
处方1
处方2
处方3
处方4
处方5
处方6
三氯苯达唑(g)
2.5
2.5
2.5
3
2
3
盐酸左旋咪唑(g)
2
1.5
1
1
2
2
乙酸乙酯(ml)
-
5
10
10
15
20
二甲基亚砜(ml)
-
5
10
15
20
27
氮酮(ml)
-
2
4
4
6
8
异丙醇(ml)
14
5
2
3
7
-
丙二醇(ml)
45
48
64
64
48
40
乙醇(ml)
20
20
7
-
-
-
纯化水
15
8
-
-
-
-
PEG400(g)
2
3
-
-
-
-
PEG600(g)
-
-
-
-
5
10
溶解性
不溶解
不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放置24h后状态
稳定性
色泽
稍深
澄清度
-
-
浑浊
透皮性
-
-
-
-
由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处方3、4较好,但透皮性差,在处方3和4基础上继续调节处方有机溶剂用量。
表2处方筛选
处方1
处方2
处方3
处方4
处方5
处方6
三氯苯达唑(g)
2.5
2
2
3
2
3
盐酸左旋咪唑(g)
1
2
1
2
2
2
乙酸乙酯(ml)
10
10
10
10
10
10
二甲基亚砜(ml)
20
25
25
25
35
35
氮酮(ml)
4
5
5
4
4
4
异丙醇(ml)
2
3
2
2
2
2
丙二醇(ml)
5
-
15
35
45
-
乙醇(ml)
56
53
40
19
-
44
溶解性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溶解
稳定性
色泽
透皮性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体外经皮吸收氯氰碘柳胺钠透过量(%)
89.3
92.7
99.6
81.9
-
77.6
成本
较高
较高
由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处方3最好,另外,调节处方1、2、3、4、6的pH值,分别将每个处方pH值调节为7.0,8.0,7.5,8.5,9.0,结果发现pH对主药三氯苯达唑和盐酸左旋咪唑的溶解度(S)和透过量(%)影响不大。因此选处方3为最佳组方。
四、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工艺考核
根据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氮酮、异丙醇、乙醇间的相似相溶机理对原辅料加在不同溶剂中的先后顺序、不同温度进行溶解性、稳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克服了溶剂间溶解屏障和乳化析出的工艺缺陷,确定了以下最佳工艺规程。
按组方称量三氯苯达唑加入乙酸乙酯中,搅拌至全部溶剂,作为溶液(1)备用;
按组方称量盐酸左旋咪唑加入乙醇中,搅拌至全部溶剂,作为溶液(2)备用;
将溶液(1)加入溶液(2)中,搅拌均匀,作为溶液(3)备用;
依次量取异丙醇、丙二醇、氮酮和二甲基亚砜,并逐一加入到溶液(3)中,不断搅拌至均匀;
取样检测半成品性状、pH值、澄清度和含量(三氯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
1.2um微孔滤膜精滤后灌装,每瓶100ml;
加塞、压盖,即得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
五、体内释放试验
试验动物采用山羊(2-3月龄)200只,根据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一组用药品,作为试验组,一组为阴性对照组。饲料方式为自然放牧,一组给药剂量方案为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每1kg体重0.1ml(规格为2%三氯苯达唑+1%盐酸左旋咪唑,即0.1ml/kg)体重(1次量)给药;阴性对照组采用空白溶剂法(不加主要成分的空白液体)给药方法和剂量同药品组。检查指标为羊肝片吸虫和线虫;虫卵养活率(%);连续检查用药后50天以内的驱虫效果。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组3d、5d、10d、20d、30d、40d、50d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89.6%、93.7%、95.1%、86.3%、80.1%、76.9%和56.8%,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6%、1.2%、1.5%、0.8%、0.6%、0.5%和1.1%,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试验药物组比阴性空白对照组在用药后第3、5、10、20、30、40和50天平均虫卵减少率差异显著(P>0.05),用药后第50天试验组仍有驱虫效果。

六、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

国内《兽药质量标准》二〇〇三年版已有阿维菌素透皮溶液的质量标准,但近年来该剂型和复方制剂国内外尚未有新兽药的研究和技术推广,目前国内用于抗寄生虫病的专用药物品种少、剂型差、应用范围窄、用途单一、效果不理想,因此开发马、牛、绵羊、山羊、猪、犬用复方抗寄生虫病药物已势在必行,复方三氯苯达唑透皮溶液新兽药的研发成功,不仅取代了部分常规药物,解决了常规药物反复出现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延长活性成分有效作用时间,改变给药比表面积,突出了复方制剂在抗寄生虫病方面的优势,减少种属个体间的差异,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较其它剂型更适于牧区抗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该复方制剂克服了国内现有制剂技术的不足,充分体现了经皮吸收在抗寄生虫病的新剂型的优势,促进国内畜牧业健康养殖新概念,同时也提升了兽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弥补了“十一五”以来新剂型新产品的不足,充实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

作者简介:要瑞丽,女,(1975.12),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和天津南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长期从事新兽药的研究和开发。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