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鸭传染性浆膜炎防治问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2-0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03
  问:什么是鸭传染性浆膜炎?

  答: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由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感染哪些动物?

  答: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其是秋末和冬春季节为甚。7~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可带菌而不显临床症状。雏鹅、鸡、火鸡、雉鸡等也可感染,但很少发病。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怎样传播?

  答:经与病鸭的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病鸭是主要的传染源,被细菌污染的空气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诱因有哪些?

  答:育雏舍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粪尿蓄积,空气含氨量过高,以及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危害有哪些?

  答: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5%~75%不等。病菌易出现交叉感染,使疾病长期存在于鸭场内,严重影响鸭只生产性能的提高甚至危及其生命。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有哪些症状?

  答:患鸭精神委顿,食欲下降甚至废食,咳嗽和打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拉绿色稀粪,头颈扭转,全身发抖,行走跛行,运动失调。

   问:鸭传染性浆膜炎应如何防治?

  答:(1)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2)对水域进行经常性消毒。(3)免疫接种:选用优质高效的疫苗,例如:鸭传染性浆膜炎灭活疫苗,雏鸭7-10日龄每羽皮下注射0.3ml,成鸭每羽皮下注射0.5ml可获得良好的效果。(4)药物预防:多种抗生素都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有效,如氯霉素、新生霉素、蒽诺沙星、磺胺喹恶啉、青霉素、链霉素等均可选用。鸭疫里氏杆菌对多种抗菌素极易产生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