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适度规模养殖单列式牛羊圈舍建造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9  来源:定西市科学技术局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04

 

按照我省“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部署和发展目标,为进一步规范全省适度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牛羊圈舍及园艺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及效益,省农科院组织有关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适度规模养殖户及养殖小区单列式牛羊圈舍通用建造技术规范》《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园艺设施建造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提出了适宜我省不同生态区域适度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牛羊圈舍及园艺设施建造技术规范,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和修订。《规范》明确了圈舍建筑要求、建筑参数、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提出了土墙立柱通用型节能日光温室建造等7项技术要求,对提高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适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从今日起本报“农家富”版将陆续刊登《规范》技术,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单列式牛舍指三面有墙,正面有半截墙,敞开部分朝南,并在气温较低时敷设塑料薄膜、阳光板等材料形成密闭状态的牛圈。单列式牛舍实用性强,利用率高,建设方便,造价低廉,是目前我国畜牧养殖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单列式繁殖母牛牛舍设计养殖规模10~50头,造价15~18万元(按50头计算),符合我省适度规模养殖户及较小规模养殖小区发展以草食畜牧业为主的高效循环农业的科技需求。

建筑要求1.场地选择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选择距离国道、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1000米以上,周围2000米以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厂及畜牧场的区域作为建设场地。场址要求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平坦,避风向阳,地势开阔,水质条件好,远离污染源,无阳光遮挡物,饲草(料)运送和管理方便。2.规划布局牛舍地平面应高出牛场地平面20~30厘米,以利于排水。前后栋与栋之间留6~8米的间距,棚舍长度50~60米为宜。每头牛占用建筑面积8~9平方米,占用牛床面积2.5~3平方米,可根据牛只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养殖规模较大时,应按照不同功能区统一规划,将饲养区、办公区、饲料生产厂区分开,同时设兽医室、配种室、死尸处理区等。要求管理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一般管理生活区在牛场上风处或地势较高地带,生产区位于厂区地势较低位置,粪污处理区位于生产区下风地势低处。3.供水要求有稳定的水源,水质良好,冬季水温应保持在0℃以上,同时在运动场内设置水槽,一般高0.6~0.7米,宽0.6~0.7米。4.通风与采光为满足采光、冬季保温排湿、夏季降温及排除舍内污浊空气的需要,应加强通风换气,圈舍不宜封闭,宜在北墙开设窗户,后屋面间隔一定距离设通风孔。夏季温度过高时,在龙骨架上加盖一层遮阴网。5.照明与供电牛舍照明与供电设施设计应符合GBJ52的规定。6.防疫要求防疫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注意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牛群的防疫应符合NY5126的规定,防疫器械在防疫前后应彻底消毒。做好牛群、人员、圈舍、设备、运输车辆等的清洗消毒,入口处设消毒槽;在饲养区四周宜设置防疫沟或隔离带。建筑参数我省不同生态类区设施养殖牛舍朝向一般采用坐北朝南,偏西不大于10°,还可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选择最佳角度。一般采用单列半开放式建筑结构,建筑参数如下。外观尺寸,单列式牛舍外观尺寸参数标准见表1。1.长度指牛舍的长度。单列式牛舍长度一般以50~60米为宜,超过60米则应按双列式结构建造。也可根据饲养规模,按每头牛占牛床宽1.2~1.4米计算。2.跨度牛舍跨度是指牛舍后墙内侧到牛舍前沿的距离。跨度根据牛床长度、饲槽宽度、饲喂道宽度、粪尿沟的宽度、清粪道、墙体厚度等参数确定,一般为6~8米。3.高度指牛舍屋脊到室内地面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5米。4.棚面指牛舍正面朝南在龙骨支架上敷设塑料薄膜和阳光板等材料形成的保温面。龙骨从屋脊顶端延伸到前墙或前墙外地面,气候寒冷地区应采用龙骨延伸到前墙外地面的结构形式。龙骨的弧度根据我省自然条件,一般在50°~55°。5.后屋面后屋面宽度要超出后墙0.5米,坡度为10°~25°。陇东地区坡度25°,陇中20°,河西15°。如果采用采钢结构屋面坡度一般在10°左右。宽度和坡度也可根据屋脊高度和后墙高度适当调整。6.门窗牛舍后墙设窗户,后屋面设通风窗,便于牛舍的通风换气。牛舍侧墙正对饲喂道作为喂养门,正对清粪通道设后门。农户传统喂养门宽以1.5~1.6米为宜,规模较大时需考虑三轮车的出入,喂养门需扩宽至2.0~2.2米为宜。7.饲喂通道饲喂专用通道宽1.5~2米,高度与饲槽外延持平,以1%~1.5%的坡度延伸到设在前沿墙底部的雨水出口。前沿墙底部的雨水出口直径15厘米,每2~3米间设一个。8.饲槽指牛进食和饮水的槽,呈“U”型,靠近饲喂道一侧沿高与饲喂通道持平。9.牛床指牛日常采食和休息所占用的地方。繁殖母牛所占牛床长度为1.8~2.2米,宽度为1.2~1.4米,坡度为1.0%~1.5%,向粪尿沟方向倾斜。10.拴系方式指拴牛的方式。一般采用横杆式拴系,在食槽上方设可升降式压颈栏,由横梁和立柱组成,横杆距地面高1.2~1.3米,在压颈栏上根据牛床宽度每床设一个拴牛环。11.粪尿沟指牲畜粪尿排出渠道。粪尿沟呈梯形,宽0.3米,起始深度0.03米,具有一定的坡度利于排尿,粪沟过深处加盖漏缝板。12.清粪通道指清理牲畜粪便的通道,宽1.0~1.2米,坡度向粪尿沟倾斜1~2%。13.运动场及围栏指牲畜运动的场所。面积是圈舍建筑面积的2~2.5倍,场地向排水沟方向的坡度为1.5%~2.5%,靠近牛舍一侧较高,其余三面设有排水沟。围栏设在运动场周围,以水泥立柱及钢管建造,栏高一般为1.2~1.5米,栏柱间距2~3米。运动场内设有饮水池(高0.6~0.7米,宽0.5~0.6米)、凉棚(高3~3.6米,面积为3平方米/头),运动场周围应有必要的绿化。建筑材料1.墙体采用砖、空心砖、土坯或复合夹芯板等建筑材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墙体厚度,一般为0.24~0.37米。2.门窗采用80型号边框宽8厘米的塑钢等新型材料,也可用木材、竹等材料。3.屋面后屋面采用草泥或复合夹芯板等新型材料,一般选用聚乙烯夹芯彩钢板,厚度一般为75~100毫米;采光部分采用阳光板、白色透明不凝结水珠塑料薄膜或玻璃等透光材料,一般选用乙烯-醋酸乙烯(EVA)、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暖棚圈舍专用膜,厚度0.12毫米。4.地面牛舍地面应略高于涉外地面,利于排水,一般采用三合土、砖或混凝土等,用混凝土硬化处理时抹面压防滑纹(间距不小于0.1米,纵纹深0.004~0.005米)。5.结构骨架后屋面采用钢、木等材料,骨架选用DN25钢管(外径33.5毫米,壁厚3.25毫米)和φ12钢筋;前屋面龙骨采用竹竿、钢管等,一般选用DN20钢管(外径26毫米,壁厚2.8毫米)。6.压膜线采用高强度压膜线(内部添加高弹尼龙丝、聚丙丝线或钢丝),抗拉性好,抗老化能力强,对棚膜的压力均匀。附属设施1.储草棚以满足4个月需要为目标,按每头牛每天食草4公斤、单位储量为70~75公斤/立方米计算,50头牛需建储草棚320~350立方米。2.青贮池以满足4个月需要为目标,按每头牛每天饲喂15公斤青贮料、每立方米青贮玉米秸秆为0.5吨计算,50头牛需建青贮池180立方米。3.操作间管理人员日常对牛只的观察和进行部分饲料混合调制的工作间,一般为9平方米(3米×3米)。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施工时间一般在暖季施工,保证建筑质量要求。2.建造技术3.场地与地基在主体建筑施工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场地应设1%~2%的排水坡度。地基开挖前应按图纸定位放线,开挖后应验槽,遇土质土层结构复杂情况时,应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基深0.5~1米。具体施工可按GB50202中次要建筑的要求执行。对个别特殊地区可按当地习惯施工。4.墙体用复合夹芯板等新型材料建墙体时,施工可根据厂家提供的建设安装要求进行,厚度为0.24~0.37米,并用隔栏对墙体进行局部保护。用砖、毛石、砌块等砌筑的承重墙体时,施工时可按GB50202中次要建筑执行。建造土板或土坯墙时,表面可用草泥或沙灰抹面,但须进行防水处理。舍内墙壁表面1.2米以下用水泥抹面,以上用白灰抹面,外墙用白灰抹面。留门洞口应避开冬季主导风向。5.地面地面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遇不良基土时应换土或进行加固。地面材料宜选用保温和排水均良好的三合土或砖。三合土可按石灰:砂:骨料(体积比1:2:4~1:3:6)的比例,虚铺厚度为0.22米,夯至0.15米为宜;粘土砖地面下应设0.15米灰土垫层。6.骨架结构简易的钢、木骨架结构,施工时应用铁钉、铁丝、木楔、螺丝钉等连接固定,与两端墙体连接用草泥固定密封。骨架采用轻钢结构和木结构时,施工可分别按GB50018、GB50017和GB50205中的次要建筑执行,但轻钢结构骨架的耐腐蚀、耐久性要求应适当高于次要建筑标准。7.其他围护结构在龙骨上覆盖塑料薄膜时,周围余出0.3~0.4米,拉紧铺平并固定在围墙、屋檐上,四周封严;将龙骨两端固定在屋檐、前墙或地面上。覆膜后每隔2米在膜面上拉压膜绳固定。8.施工注意事项牛舍基础施工应在结冻前完成,建成风干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消毒。检查牛舍、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是否有引起牛只损伤的利器、钝器等物件。特别要注意易损部件如门窗等是否有保护措施。冬季为降低舍内湿度,防止结露,可通过加强通风加以解决。夏季为降低舍内温度可将塑料棚膜收起,覆遮阳网或屋顶增加喷淋装置来解决。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