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和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非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温和型禽流感,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如N9N2亚型)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由于它们对家禽养殖和贸易的影响没有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因此没有被列入A类或B类疾病。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常常易发生并发或继发感染。
当这类毒株感染伴随有其他病原感染时,死亡率变化范围较广(5%~97%),高死亡率主要出现在青年鸡、产蛋鸡或严重应激的鸡,损伤主要发生在呼吸道、生殖道、肾或胰腺。因此低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慢性禽流感多发于野禽中,通常患病野禽只会显现轻微症状,甚至根本观察不到任何发病症状。各种日龄的家禽都可发生,但临床主要多发现于蛋禽群,尤其蛋鸡、蛋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黏膜,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也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最易感染。慢性禽流感临床症状鸡初期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叫声减小,缩颈,嗜睡,采食量减少或急骤下降,嗉囊空虚,排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张口呼吸。后期部分鸡只有神经症状,表现头颈向后仰,抽搐,运动失调,瘫痪等。产蛋鸡感染后,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会出现软壳蛋、无壳蛋、退色蛋等。2天~3天产蛋开始下降,7天~14天产蛋可下降到5%~10%,严重的鸡可停止产蛋。持续1周~5周产蛋开始上升,但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一般经1个月~2个月逐渐恢复到90%~70%的水平。种鸡还表现种蛋受精率下降20%-40%,并导致10%左右的死胚,苗雏弱雏率增加,10%~20%的雏鸡在1周内出现死亡。慢性禽流感的临床鉴别诊断鸡慢性禽流感病毒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相似,极易与非典型鸡新城疫相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慢性禽流感多发生于1月龄以上家禽,主要发生于成年产蛋鸡群,也有15日龄肉鸡发病的报告,死亡率不高;非典型鸡新城疫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鸡群,主要发生于40日龄~60日龄、100日龄~120日龄和产蛋后期,这与其免疫状态有关,且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后者对鸭群的感染临床表现不明显。慢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产蛋量的急剧下降,一般在7天~10天的时间内可以使产蛋率下降50%以上;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病相对比较温和,产蛋下降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