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春季鸡病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9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8

1 饲养管理是防病基础

根据春季的特点及时调整饲养管理的方法,初春季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对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在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外,此时重点是做好保温和通风量增加的平稳过渡。应注意通风量增加应缓和,避免因为气温升高就大幅度调整进风口大小及风机开启数量,造成鸡群应激,抵抗力下降而诱发呼吸道等疾病发生。有温控仪控制风机的鸡舍可以每周调整1次,每次调整不宜超过1℃。春季气温升高,微生物繁殖加快,加之冬季注重保温,舍内存留较多灰尘等有害物,因此应加强对舍内卫生清理消毒的工作,饮水管可用高锰酸钾每周消毒一次,带鸡消毒应适当增加水量。

2 免疫接种是防病保证

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是鸡群健康的重要保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然后落实每项免疫接种工作。要保证免疫的确实有效,应据抗体监测结果及时补免。密切关注鸡病流行趋势及周边疫情情况,必要时增加免疫项目、次数及剂量。保持ND抗体l og29、AIH 5抗体l og26、AIH 9l og28的水平。新城疫免疫应考虑活苗和油苗兼顾,开产前应同时免疫,保证产蛋高峰期间抗体稳定。产蛋期每8~10周进行一次活苗气雾免疫,连续两

次气雾免疫均不能达到保护值时进行ND油苗免疫。禽流感的免疫在开产前应进行3次,产蛋期间抗体监测结果一旦低于保护值立即补免。传支免疫尽可能使用多种血清型疫苗。

3 隔离发病鸡群是防病屏障

春季是鸡病多发季节,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是避免鸡群发病的有效手段。首先思想要高度重视,做好职工的培训,提高全员防疫意识,严格执行各项隔离防疫措施。其次根据场内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的需要划分各级防疫区,不同级别的防疫区域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另外做好防鸟工作,鸟类迁徙是禽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

4 预防性投药是防病保障

及时做好鸡群预防性投药工作,对防止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重点把握好几个关键期的投药。

4. 1 疫苗反应期

育雏期间活苗免疫较多,各种活苗免疫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每个养殖场免疫程序相对固定,可建立鸡群健康档案,找到疫苗反应发生的时间规律,提早投药预防,避免因疫苗的免疫反应继发(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呼吸道病的发生,重点关注进雏后2~3周和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免后反应。必要时在免疫前3 d投喂3~5/ 万的强力霉素进行预防。

4. 2 天气骤变期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除早晚温差的影响外,冷暖空气的交替作用常造成气温的剧烈变化(大于10℃),这样就会给鸡群造成很大的应激,养殖场应关注天气预报,提早做好准备,可在天气变化前1~2 d投喂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有效预防。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