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变秸杆为优质饲料是件大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5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2

一直以来,我国由传统农耕文化饮食习惯形成耗粮型为主的养殖业,每年要耗去粮食总产的四成;

另一方面,创新的秸秆优化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技术,却得不到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倡导。

李毓堂

《中国科学报》2013年1月15日4版题为 《秸秆无须烧,生化好饲料》的报道,是件大事。

一直以来,我国由传统农耕文化饮食习惯形成耗粮型为主的养殖业,每年要耗去粮食总产的四成(未来将达五成);同时,我国农作物每年产出七亿多吨秸秆,如能转化为优质饲料,就可大幅度替代饲用粮和减少依赖蛋白质饲料进口,化解人畜争粮和秸秆焚烧污染问题。由于目前常用的秸秆氨化等技术,不能很好降解纤维素木质素和转化无机氮,成品质量低,不适喂猪禽,难以派大用;因而,如何使秸秆变为优质饲料,就成为农业科技的一大难题。

由河北农大教授朱宝成领导的科研团队,经多年潜心钻研,在秸秆氨化基础上加入多功能高密度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通过深化降解纤维素木质素与转化无机氮,大幅增加挥发性脂肪酸能量物质、菌体真蛋白、多种益生菌及消化酶,使秸秆转化为能量高、含粗蛋白12%以上、消化率强的优质饲料。除肥育牛羊外,用于猪禽养殖,不仅能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粮食和蛋白质饲料,降低20%以上的养殖成本,还显着提高畜禽品质,并减少厩舍空气污染,可谓一举多得。只可惜,这项技术虽已问世多年,但至今仍是“藏在深闺人未识”,只有个别学术团体在提倡。

目前的问题是:为利用好秸秆资源,2007年中央十部委曾组建秸秆利用统筹协调工作组,起草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其中提出农用优先的原则。2011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制定《“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其中对禁止焚烧秸秆、推进技术创新、保障政策措施等作出具体规定。然而,几年来的实施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各地秸秆焚烧屡禁不止,有的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交通受阻;另一方面,创新的秸秆优化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技术,却得不到主管部门的重视与倡导。

对此,社会有识人士呼吁: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主管部门应以敏锐的科学视野,认知倡导这一技术,早日列入《“十二五”实施方案》的创新技术推广、重点示范区建设和产学研技术工程项目,在政策与资金上扶持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笔者认为,秸秆草类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优化饲料技术,具有菌剂效用好、密度大、成本低(发酵1吨秸草菌剂费50元)、效益高、(每吨秸草优化饲料可增值500元以上)、保质期长(三年以上)和操作简便、应用面广等特点。在应用中如再把饲养禽畜同粪便制沼供燃、沼渣肥田连结为三合一的循环系统,则又一举实现了中央倡导秸秆优化用作“五料”中的“三料”(即优质饲料、肥料、燃料,其他为菌培基料和工业材料),功莫大焉!国家如能推广普及这一综合技术措施,在“十二五”期间将全国每年十亿吨以上农作物秸秆和草类等资源的一半变为优质饲料,用于农牧区养殖业,定会对我国节粮兴牧、环保节能、提高畜禽品质与增加农牧民收入,起到重大作用。钱学森大师在任中国科协主席时曾多次论及并致函笔者,提倡研发微生物工程技术,将秸秆、草类、林木枝叶等废弃物转化饲用,使我国优质饲料成十倍地增长。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