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水产 » 正文

福建:水产养殖不再“靠天吃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15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350

近些年来,福鼎市沿海群众滩涂养殖业发展速度很快,而随着海蛏、泥蚶等滩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水产养殖技术相对不足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养殖水产户养殖技术,提高水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近日,福建农科院肥研究所专家林新坚带领研究所部分研究员深入福鼎市进行了科技下乡活动,为当地的养殖户解决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据悉,此次下乡活动林新坚首先进入点头镇龙田村某养殖专业户的养殖场进行现场指导,该养殖户养殖海蛏、泥蚶300多亩,属于该镇中等规模的养殖。在现场,专家们讲解了养殖群众最为关心的水体的育肥技术及水产动物在饲养管理中怎样通过科学的管理的具体问题。

专家表示,海蛏、泥蚶等水产动物的主要饵料就是浮游生物,为了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就要在水中施肥,但目前在福鼎市沿海乡镇许多养殖户只凭经验,普遍存在盲目偏施或过量施用氮、磷无机肥现象,氮肥大量流失,对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因此,测水配方施肥技术对促进水产业增产、增效、增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作用。“要根据养殖水体供肥性能、水产动植物和微生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平衡施肥、均衡施肥、健康养殖和科学施肥,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的基础上,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满足各种水体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水体肥力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最终达到高产、高效和优质的目的。”专家们在现场说道。

据了解,在此次福建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科技下乡活动中,林新坚一行将先后深入福鼎市的太姥山、店下、沙埕、点头四个沿海乡镇。

据悉,专家们希望通过提供养殖技术服务,让广大水产养殖户逐步认识到水产健康生态养殖测水施肥、平衡施肥、合理施肥和调控水质能克服过量施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强养殖动物抗病虫害能力,是保护生态平衡、构建水产业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