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其他 » 正文

大豆到港高峰或后移 豆粕继续追涨需谨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27  浏览次数:361

上周市场上流传的《关于做好2017年农业转基因监管工作的通知》,实为2017年1月份农业部下发,近期传言的GMO证书问题可能是该通知实施的具体表现,但并非无法解决,目前只是船期延迟到港。而根据产地装船情况预计,11~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超过1850万吨。粕强油弱继续 油粕比价走低本周,国内期货市场呈现粕强油弱格局,油粕比价快速走低。截至周三收盘,期货市场1801合约豆油(5880, -50.00, -0.84%)与豆粕的比价已降至2.02∶1,上周同期为2.14∶1,9月中旬高点为2.36∶1,为2016年7月份以来最低水平。主要因国内豆粕库存持续下滑,市场担忧环保及GMO证书发放延迟等问题可能短期难以缓解豆粕供应偏紧的局面,同期豆油库存高企,供应充足使得油粕比价大幅走低。

从历史数据来看,2013年以前,国内油粕比价一直在2.5~3∶1区间运行,油脂供应偏紧时比价往往会超过3∶1.2013年以后全球蛋白消费需求增幅超过油脂,特别是国内豆粕需求十分强劲,而油脂在临储入市过程中供应相对充足,使得油粕比价运行区间降至2.0~2.5∶1,且多次处于2∶1以下的低位,如2014/2015年度长达半年多处于2∶1以下,2014年12月最低达到1.76∶1,也是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国内豆粕库存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而且大豆到港可能延误,库存恢复速度或慢于预期,预计近月价格保持坚挺。豆油则面临继续增库存的压力,尽管库存继续增加空间不大,但一直处于近年来高位,加上轮 换菜油陆续出口,棕榈油库存恢复,供应压力依然较大,短期油粕比价还将低位运行。但考虑到进口大豆到港量巨大,豆粕库存已经开始止降转升,后期供应压力依然较大,预计1801合约油粕比价在1.9∶1有较强支撑,建议择机减仓。豆粕库存回升 再涨缺乏动力本周四,国内沿海地区43%蛋白豆粕市场报价2920~3060元/吨,个别地区上调10~30元/吨,华北地区报价3040~3060元/吨,华东地区2920~2950元/吨,华南地区2950~3000元/吨,华北高于华东和华南地区,体现出当地豆粕供应偏紧的局面。

近期随着大豆到港量增加以及豆粕需求良好,大豆压榨企业开机积极,上周大豆压榨量明显回升。监测显示,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为195万吨,较此前一周增加2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4万吨,过去三年同期均值为161万吨。

受压榨量大幅增加的影响,国内豆粕库存结束之前连续6周下滑的趋势转为增加。截至本周三,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64万吨,高于上周同期的6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8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增加11万吨。下周大豆压榨量将继续提升,预计豆粕库存小幅上升。

北方地区进入供暖期,华北和东北地区部分油厂可能会受到环保治理“一企一策”等政策的影响而阶段性停机或限产,因此,即使后期大豆到港较为集中,如果无法及时加工成豆粕还将影响供应。下游贸易商和饲料企业有意增库存,短期华北豆粕偏紧格局还将持续。

根据船期监测,11月份我国大豆到港量将达920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783万吨,11月上半月预计到港430万吨,低于之前预估,部分港口拥堵和GMO(转基因生物)证书发放耽搁是主因。本周市场上流传的《关于做好2017年农业转基因监管工作的通知》,实为2017年1月份农业部下发,近期传言的GMO证书问题可能是该通知实施的具体表现,但并非无法解决,目前只是船期延迟到港。

而根据产地装船情况预计,11~12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将超过1850万吨,如果仅仅是延误使得到港高峰后移,但并不影响整体供应量大的现实,因此预计本轮豆粕上涨之后,缺乏继续上涨动力,企业随采随用为主,切莫继续追涨。豆油供应充裕 压制价格走势虽然部分进口大豆受船期延迟以及转基因证书影响推迟到港,但11月份大豆到港量较大,近期集中到港,进口大豆库存回升。截至本周三,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库存为597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22万吨,较上月同期减少1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9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增加48万吨。11~12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集中到港,预计大豆库存还将继续增加,给远期油粕供应都将带来压力。

监测显示,截至本周三,国内主要油厂豆油库存为163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2万吨,较上月同期增加1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3万吨,处于多年来高位。目前大豆到港量较大,油厂开工积极,豆油库存预计还将保持高位,但考虑到豆油较菜油、棕榈油具有一定比价优势,在消费旺季库存继续增加的空间不大,预计在12月初达到高点。

11~12月份国内大豆到港量较大,大豆原料供应充足。由于近期豆粕需求良好,目前油厂豆粕库存普遍偏低,加之大豆压榨利润良好,均支持油厂保持较高开机率。预计本周大豆压榨量或将突破200万吨,春节前大豆周度压榨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蛋白粕需求增长是推动大豆进口的主要动力,由于豆粕需求增幅高于豆油,造成的结果就是豆油供过于求。10月以来豆粕库存持续下降,而豆油库存持续上升并创历史新高。春节前,生猪需要集中育肥,近期饲料养殖企业逐渐开始备货,豆粕需求良好对豆粕价格形成支撑,而后期较高的大豆压榨量,使得豆油库存居高不下,豆油压力仍然较大。棕油库存增加 豆棕价差或扩受豆棕价差偏小以及冬季需求减少影响,棕榈油需求疲软,市场观望氛围较重,本周棕榈油成交量明显减少,港口库存继续上升。截至本周三,全国港口棕榈油食用库存为52万吨(加上工棕为60万吨),较上周同期增加3万吨,较上月同期增加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8万吨,过去三年均值为46万吨。由于豆棕价差较小,且气温降低,棕榈油消费转淡,在进口维持正常水平的情况下,预计库存还将继续增加。

上周印度政府大幅上调植物油进口关税,毛棕榈油进口关税自15%上调至30%,创十几年来新高,此举可能导致进口需求减少,特别是棕榈油。因此,马盘棕榈油期价大幅走低,本周累计下跌2.5%,尽管国内期价也在走低,但跌幅小于国外,棕榈油进口倒挂幅度缩小。

监测显示,本周四,印尼12月船期24度棕榈油CNF报价675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5540元/吨,较1801合约价格高110元/吨;明年1~3月船期棕榈油CNF报价685美元/吨,折合到港完税成本5630元/吨,较1805合约高100元/吨左右,均较上周同期缩小50~80元/吨。

根据船期监测,11~12月份我国棕榈油到港量将超80万吨,高于此前预期,近日棕榈油进口倒挂幅度有所缩小,若后期给出进口利润,贸易商将继续新增买船,预计库存将继续上升,施压国内棕榈油现货价格。虽然国外棕榈油将进入季节性减产周期,但拉尼娜天气的发生可能利好棕榈油产量。

广州地区一级豆油与24度棕榈油的价差为420元/吨,期货1801合约豆棕价差为516元/吨,较上周同期扩大24元/吨;1805合约价差604元/吨,较上周同期扩大46元/吨,远月豆棕价差扩大幅度大于近月。随着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减少的预期逐渐兑现,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重建进度有望加快,供应压力不断聚集,预计1805合约豆棕油价差将继续走扩。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